bsp; 太子推荐的人还有个相同点,此二人本官都是正三品,而金陵地方最高官阶为从三品,派这两人可以稳稳压制地方。
当然,被推荐这两人也支持嫡长的太子,算得上是东宫的自己人。
停在乾清宫正殿外的丹陛石上,朱咸铭回头问道:“那么这二人……你觉得谁去最合适?”
“儿子以为……梁潜去更为合适!”
“为何?”
“金陵有按察使司,若再从刑部派人去,便显得朝廷不信任地方!”
转过身来,朱咸铭接着问道:“这是你的想法,还是东宫学士们的意思?”
“回禀父皇,这是儿臣与学士们共议!”
朱咸铭笑了笑,随即说道:“那就当是你的意思,既然如此……就派梁潜巡抚金陵吧!”
“是!”
在当前时代,巡抚乃是临时差遣,只在非常时刻设立行非常之事,事情办妥即会被裁撤。
“金陵屡次闹出民变,太子对此怎么看?”
显然这又是临时的考教,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朱景源此刻倒也不慌。
“朝廷大政,是为厘定土地,因实制定税收制度,本意是为平民百姓减轻负担……”
“然则地方官员愚钝,致使百姓难以体谅朝廷难处,故而……才闹出了这些误会来!”
这样的临时策问,才能检验太子的真实想法。
而今日太子之回答,着实让朱咸铭刮目相看,他本以为太子会说百姓造反,定是官府欺压如何如何……
紧接着朱咸铭问道:“那你说说,朝廷该不该推行新政?”
“儿子以为……”
太子开始侃侃而谈,今天他两次被老爹认同,这让他回答起来格外的有信心。
只是受限于认知,在说了新政的好处之后,他还是道出了其中不足之处,便让皇帝对他再度不满起来。
…………
又是几天时间过去,在皇帝旨意还未送达时,金陵又传回了更多消息。
金陵都司正开始调兵,得知消息的乱民就作鸟兽散,顺道还把溧阳县抢了一通。
局面发展到这一步,其实也算不得离谱,这些平日里安分种地的百姓,指望他们和官军对抗本就不现实。
而在这件事上,溧阳士绅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毕竟被抢劫的溧阳县城之内,大多数都是他们的产业。
虽然民乱再度被平定,但这次朱咸铭已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背后的人挖出来,所以此前下达的旨意不会变。
至于那些作乱的百姓,能抓的全部都要缉拿,而后流放到安南去戍边,这也是近十年的常规操作。
而西北的情况,反倒没啥可说的,两方都已明牌开始备战,这个冬天一过就要开干。
唯一值得关注和干涉的,便是局势濒临失控的扎萨克汗国,一旦其反叛朝廷就要调整策略。
“启禀陛下,皇后娘娘说……请您过去用晚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