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到这时候,李幼滋也不得不表态了,前尚书都公开说出支持的话,他还能怎么样。
实际上,他压根不明白其中之利,否则之前也不会显得犹犹豫豫。
王国光和李幼滋的表现,着实震惊了马自强等人,他们是想不明白其中道理。
郑和下西洋的事儿,毕竟过去百多年了,他们也只知道花销巨大,所以当吃满朝百官齐齐反对,最后倒逼宣德皇帝暂停下西洋。
注意,宣德皇帝只是暂停下西洋,所以才有之后英宗皇帝想要恢复的行动。
只不过还是想要维持永乐旧制,由内廷主导此活动,所以在此遭到满朝反对,再有沿海造反,蒙古异动,最后不了了之。
都察院陈瓒这时候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当年满朝诸公反对,总有反对理由吧。
现今二位支持,也该有让人信服的理由吧,否则都察院绝对不会同意此事。’
对于陈瓒的反对之言,礼部尚书马自强微微张开的嘴巴也马上闭上,他要等王国光对此做出解释。
毕竟,他曾经是户部尚书,对此段历史了解,自然应该是有理由的。
只是,此时马自强已经领先六部九卿率先想到了下西洋后的事儿,那就是可能会有西洋和南洋诸国国主、使者来到大明,在万历皇帝大婚上观礼。
这是什么?
万国来朝。
一个词出现在他脑海里,想着就有一点激动。
如此盛事若是能够出现,对于现今的大明意义重大。
于是,他双眼炽热的看向王国光,只要他能够给出一个相对让人接受的理由,礼部也会选择全力支持这项决策。
王国光这时候没有直接开口回答,而是环视屋里众人,又下意识看看堂外,这才开口说道:“之前我已经说了,下西洋之后的结果,是朝廷亏本。
但实际上,下西洋的收益也是巨大的,只不过这部份收益并没有弥补朝廷的亏空,而是大部流入内廷之中。
以当前户部的财政,是肯定无法支持如此盛达仪式的。
但若下西洋的收益能够流入户部,户部不仅能够支撑此项开销,兴许还会有所结余,极大的改善户部财政状况。”
王国光并没有过多强调当初反对下西洋决策根本原因,但是却说出若是朝廷主导下西洋,则对财政有利。
仅此一项,就足够让满屋子人改变立场了。
虽然大家都不管户部,但户部却关系到朝廷的钱袋子,即便工部、礼部等部有自己的收入渠道,可收支不平还不是要找户部找补。
就在其他人还在思考王国光话里含义的时候,马自强已经率先表态道:“礼部无异议。”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