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隆万盛世 > 1220摊丁入亩

1220摊丁入亩

    大明帝都,内阁首辅值房里,张居正一个人默默坐在那里思考着事情。

    自从前两日魏广德和他见面,提起清丈田亩之事时,魏广德就点出大明人口也是怪事,百余年了,人口居然就没有出现增长,其中暗示可谓非常清楚明了。

    张居正自然知道现在黄册存在严重失真,不过相对来说,他对事关朝廷财政的田亩更加上心。

    再说,大明人口再多又如何,总归是按照太祖定下的规矩,各府县丁税都是有额度的。

    即便人口暴增,但丁税还是要平摊下去,最后在清丈田亩后就直接汇编入一条鞭法之中,按田地收税。

    当然,人口如果清查一下也好,那就是可以摊薄平民的徭役。

    毕竟,许多不在黄册中的平民,就躲过了本该他们承担的徭役。

    但是张居正依旧不认为有必要如此,只是魏广德提到几年后,朝廷本就该进行一次大造黄册的事儿,利用这个机会,把大明人口重新清查准确,并不会给朝廷带来什么负担。

    朱元璋制定了黄册制度,可以说是大明立国以后执行的“最好”的政策,从洪武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381年开始,每十年重新修订一次黄册,百余年间从未间断。

    实际上,直到大明亡国,每十年一次的大造黄册都从未中断,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毕竟执行了二百多年,不管发生什么大事儿,都未曾延误。

    而下一次大造黄册的时间,就是万历九年,也就是公元1581年。

    虽然魏广德的提议,如果讲真,并不过份,大造黄册肯定就应该按照民间真实的情况造册,但实际上因为大明财政吃进,每次投入到大造的经费其实都严重不足,于是就出现了各种问题。

    是的,张居正清楚那些黄册是怎么做出来的,许多都是抄,抄过去的。

    有些官员在抄录的时候,还会注意把一些年老之人删除,毕竟不可能有一、二百岁高龄的老者还能记录在册,但更多的人则直接原封不动抄下来。

    这就非常可笑了。

    至于最重要的,也就是各地生员们代替官员下乡实际核查人口情况,也因为官府的补贴不能到位,让那些生员都采用糊弄的办法,根本就没去乡下实际核对、记录各户人口的变化情况。

    这种情况下,就算上面有官员想要认真做事,把辖区内人口核查清楚也是不能。

    他们拿到的生员报回来的数据,本身就是假的,还如何客观编制黄册。

    朱元璋在黄册制度设计上,花了很多心思,但无奈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把黄册制度直接给玩坏了。

    我们举几个具体的例子,也>>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家父是康熙别叫我邪神华娱:我真不想当海王从霍格沃茨开始的魔法之旅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再逼我娶公主当宰辅,我可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