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隆万盛世 > 1208潘季驯

1208潘季驯

    第1117章1208潘季驯

    “善贷,快来看看,这是山东急递。”

    魏广德刚迈步走进张居正值房,还没来得及行礼,就觉得眼前一花,张居正已经冲到他面前,递过来一份奏疏。

    “山东,那里发生什么事儿了?”

    看张居正慌忙火气的样子,魏广德一边伸手接过,一边问道。

    “黄河泥沙淤堵,已经影响运河航运,不少漕船因此搁浅。”

    张居正直接就把奏疏的主要内容和魏广德说了一遍,魏广德立马也吓一跳。

    大运河的航运,是真的关系重大,不仅影响着京城近百万百姓的口粮,还有边关数十万将士的温饱,哪能不关心。

    于是,马上低头就翻看起手中的奏疏,都顾不得找地方坐下。

    奏疏是济宁河道总督衙门送来的,因为他们做的就是掌管河道的工作。

    自从元代将隋唐大运河截弯取直,济宁就逐渐成为了运河重镇。

    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在济宁出现了一座特殊的衙门——河道总督署,作为管理整条大运河的最高行政机构,它延续了500余年的历史。

    如此重要的管理机构设在济宁,与当地特殊的地势密不可分。

    济宁位于京杭大运河会通河段的中枢地带,这里位于山东丘陵,是整条大运河海拔最高的地区,成为大运河一道绕不开的坎儿。

    济宁城北的南旺镇海拔高度39米,比北部的临清和南部的沛县都高出30米,号称运河的“水脊”。

    在元代,因为通水困难,这段河道饱受“栓塞”之苦。

    南来北往的船只经过此地,稍有不慎就会搁浅,天旱的时候,更是“有河无水”。

    明代初年,工部尚书宋礼采纳了当地农民水利家白英的建议,采取了两大方略,解决了这一难题。

    这第一大方略就是“引汶济运,借水行舟”。

    戴村坝位于南旺枢纽北面的大汶河上,这条河水量相对充沛,海拔也比南旺枢纽高。于是就在这里修建大坝,拦蓄水流,然后再开挖一条小汶河,将大汶河的水分出一部分引向南旺枢纽。

    所以戴村坝又被称作运河的“心脏”,为大运河海拔最高的段落源源不断地提供充沛的水源。

    此外,宋礼与白英还采取了“挖诸泉、修水柜”的第二大方略,把周边的泉水引入小汶河,进一步补充了运河水源。

    利用自然湖泊和洼地,在南旺枢纽四周建起了三个大调蓄池,也叫做“水柜”,汛期蓄水,旱季则给大运河补水。

    为了大运河的通畅,明代前中期可谓想了无数办法,其中最主要就是为运河注水。

    “淮安,运河、黄河、淮河三河交汇之地,若黄河发大水,黄河倒灌致使淮河>>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国风世界打造女团盛世无敌纨绔,归来祸乱天下!玄幻:诸天最强宗门三国:王业不偏安玄幻:开局一身无敌大招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