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隆万盛世 > 1177反叛

1177反叛

廷官吏的制度,实行后因收效显著,乃在南部边疆地区普遍推行。

    太祖朱元璋及以后诸帝放弃元朝凭借边疆向外扩展的做法,继承汉唐“守在四夷”的治边之策。

    嘉靖二十二年,嘉靖皇帝就说:帝王之政唯守在四夷,今朕欲求长治久安之术,无出于守之一策,大致代表了明朝统治者的看法。

    明初之时,朱元璋也不是没有尝试过继续往外扩张,但是明军进军云南虽轻取元军残部,但遭到当地蛮夷的激烈反抗,大理与今保山、德宏等地的元朝土官,以及本已附明的一些土官纷纷起事,历时十余年才最终平定。

    由此,朱元璋做出一个判断,认为云南等地的蛮夷强悍难治,须镇之以重兵,乃将重兵守滇定为成法。

    由此,大明就把云南定为西南边陲,不再继续尝试向外扩张。

    明朝之后的大部分时间,明朝皇帝疏于问政,朝政委靡拖沓及吏治腐败,对统治制度的贯彻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说明朝治边屡屡失误非因制度不健全,而主要是由于朝政腐败及执行力太差,突出表现在土司办理承袭手续,官府经常拖沓推诿,或使申请承袭的土司势力愤而反叛。

    明代中期西南边疆动乱频发,还与土司制度自身的软肋有关。

    《明史·土司传》说土司“必假我爵禄,宠之以名号,乃易为统摄,故奔走唯命”,若朝廷调遣繁多,则“急而生变,恃功怙过,侵扰益深”。

    除朝廷征调导致反抗外,土司因获得朝廷的保护,并逐渐掌握与官府打交道的方法,平时借多征税收而自肥,条件具备时则逐渐坐大,甚至凭借掌握的土军分裂割据。

    民间流行这样的民谣:“官府只爱一张纸,打失地方两千里。”

    这话不止是民谣,也是朝廷对边疆治理的真实写照。

    给土司一封委任状,就换来每年称臣纳贡的贺表,进而粉饰国泰民安。

    至于那些地方到底在谁手里,姓什么,无所谓。

    不过,魏广德这次对缅甸的用兵,却根本就没有考虑沿袭旧制,而是打算改土归流。

    让李成梁尽可能处理掉西南的土司,将治下百姓从土司管理变为朝廷委任的流官管理,从根本上杜绝类似时间发生。

    至于在大明内部的土司,在没有发生大规模叛乱前,朝廷也不好直接处置,只能慢慢来。

    李成梁对魏广德的意思,其实也是一知半解,但是消灭土司的意思是听明白了。

    只是对这样操作背后的含义,并未看通透。

    不过也快了,当战争结束,大明委派官员接手以后,效果才会逐渐显现出来。

    这其实也是魏广德从《雍正>>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冻死风雪夜,重生真嫡女虐翻全家重返1999激昂年代异度旅社最强梦境治疗师三爷,你家小姑娘又立功了都不宠女儿是吧?我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