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隆万盛世 > 1112整肃驿站

1112整肃驿站

理基本为胥吏所操控。

    乡绅在其中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连县官都会被胥吏那高超的行政手段所蒙骗。

    这也是为何县官要不断整肃胥吏队伍的重要原因,其背后存在复杂的权力博弈。

    大明朝,几乎所有官员,特别是地方官员和御史,为官初期都要法办几个胥吏来树立自己刚正不阿的形象。

    无论是宗族还是乡绅,都不会心甘情愿将其掌握的物资主动奉献给国家,这便是皇权与绅权在乡村的主要矛盾,诸多赋役的强行委派正说明了这一点。

    但乡绅并非毫无抵抗之力,在古代户籍制度并不完备的情形下,他们通过隐匿户口,招揽流民等方式来回避皇权的渗透。

    当王朝正值鼎盛时,尚可借助胥吏队伍对乡绅进行制约,以维持对乡村的基本控制。

    承平日久之后,胥吏与乡绅便会结成一种暧昧不清的关系,共同利用政策漏洞中饱私囊。

    故所谓地方政治者,不操于胥吏,即操于绅,生杀予夺,为所欲为,民之所能自存、自主、自治考,亦几稀也。

    乡绅清晰的认识到,如果碰上清廉的县官,还可以对其进行限制,但大多县官上有国家重臣逼问索要,下有州县的繁苛赋税,只得任由胥吏侵夺乡民财产,否则地方知县的数万两雪花银由何而来?

    除此之外,在军事动乱之际,乡绅更是凭借掌握的财富,招揽民众构建武装山寨。山寨内部不仅拥有大量的田地资源,还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武装势力。

    如此密不透风铁桶,皇权根本无法进行渗透,无论是兵役的征派还是赋税的缴纳,都只能根据乡绅的主观意愿进行。

    山高不怕皇帝远,乡绅的自治不仅在于对人口及土地的掌握,更在于对胥吏的笼络。

    与之相对,封建王朝设立胥吏的初衷是为了消除乡绅的地方控制,并尝试将“乡村自治”纳入国家的治理体系。

    而眼下的大明,其实就是地方官员和乡绅相辅相成的状态,地方官很难直接插手乡野,乡绅受朝廷大义也必须尽量满足官员的要求。

    这也是朝廷地方官上任,乡绅都会携带礼物拜访的原因,皇权终究占据道义,乡绅也只敢在乡下稍微放肆一点,却不敢做的太过。

    不过,这些在张居正推出考成法以后,情势稍有变化。

    考成法是真把下面官员逼急了,为了自己的仕途,就必须完成朝廷摊牌下来的赋税。

    其实税赋不算重,可地方上杂税太多,算起来也不轻。

    可以说,从古至今,中国人承受的综合税赋一直都很重,明>>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九阳绝脉:下山后我无敌了仙鼎奇缘八零,易孕美人专治禁欲绝嗣大佬志怪书偷来的仙术有点神这个武神太极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