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隆万盛世 > 312海运济辽

312海运济辽

都司属于隔海相望的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管理,由朝廷认命的巡抚管理地方军政。

    想到山东,魏广德不觉想起,好像辽东和山东的联系就是水营在负责,那边一直维持着一条沟通两地的海路。

    回头问问贾应春,这次可是提出他“开海运”想法的绝佳机会,也不知道那老头到底有没有在内阁提到这事儿。

    想到这里,魏广德低头看了眼书桉上已经铺开的白纸。

    好吧,先前和同僚们说起辽东之事时,不知谁带的头,也说要上书皇帝请求拨银赈灾,赶鸭子上架了,魏广德也只能随大流,也说要跟着上书。

    不过坐在这里,魏广德却觉得写这样的东西交上去还真是

    京杭大运河现在的拥堵,其实主要集中在山东段,南直隶那边的漕运还是正常的,若是在淮安出海的话,绕过山东半岛就可以直抵天津海口。

    由那里运输漕粮,应该会比堵在山东强很多吧。

    还有输送辽东的粮食,也完全可以走这条路,走山东登来海道直运辽东。

    魏广德坐在那里,越想越觉得有门。

    现在朝中百官群情汹涌,这个时候要是抛出开海路运粮救辽东一镇百姓性命,谁敢出言反对?

    只要开了这个头,后面海运就可以逐渐扩大,最不济先保住现有的运粮任务即可,后面可以慢慢来。

    想到这里,魏广德知道该写什么了。

    别的人都是人云亦云,跟着吵嚷要朝廷拨银拨粮食,既然魏广德已经猜到朝廷肯定要拨银赈灾,那自然不用跟着他们瞎起哄。

    贾应春应该会在内阁提到“海运”一事,但是兹事体大,很可能不会马上有结果,自己跟着上一份奏疏陈情海运好处,算是给他助攻。

    想到就做,魏广德叫来芦布给自己磨墨,他开始思考奏疏该怎么写才合适

    而此时西苑的永寿宫中,户部尚书贾应春已经把现在面临的难题讲了出来。

    户部可拿出六十万两银钱救助辽东百姓,可现在难题在于漕运不畅。

    有粮食,但是别说发运辽东,现在要把粮食送到京城入太仓库都难,这么解?

    饭团探书

    这就是要解决实务了,不是空洞的说说而已,得拿出解决办法来。

    贾应春说完,殿内陷入安静。

    嘉靖皇帝坐在御座上,面无表情看着御座下的阁臣和部堂,朝廷就是由他们这些人在维持着。

    先前因为看过奏疏生起的怜悯之心已经随着时间逐渐消散,但是辽>>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燧源诸天:我的技能不正经港片:我洪兴仔,情报大王什么鬼骂我朝廷鹰犬?我乃大秦武圣!苟在明末当宗室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