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广德说明了奏疏来源,张居正一听马上就打开翻看起来。
张居正看奏疏速度很快,或者说内阁阁臣一般都练出了一目十行的能力,否则那么多奏疏送来,一个字儿一个字儿看的话,一天也处理不了多少本。
张居正明白魏广德拿过来的意思,当即拿着两份奏疏到书案后,提笔在魏广德的票拟后署名。
然后叫来自己的书吏,把两份奏疏交到他手里,吩咐道:“立即送到司礼监,请冯公公抓紧时间呈送御前。”
“是。”
那书吏接过张居正递过来的奏疏,一抱拳扭头就小跑着出了值房。
张居正回到先前位置上,又笑道:“我刚看了工部奏报,请户部拨银三万两,并工部料银二万两一共五万两发南直隶,江治在那边现在就等银钱到位,就可以让迦运河开工。”
听到是这事儿,魏广德明白,张居正是想把此事稍微拖一拖,等新钱出来再拨下去。
五万两银子,朝廷可是有五千两的盈利,这还是扣除朝廷人工料钱的情况下。
只能说当大明的家不容易。
别说五千两,就算五万两,对现在的魏广德来说都不算太多钱。
自从他参股的商会拿到船引开始海贸以来,银钱如流水般进了他的口袋。
魏广德在江西老宅里存的黄金都已经超过十万两,这还只是他利用一点特权帮人拿到一些资源换来的,严格说起来他魏阁老没贪过朝廷一两银子。
要说现在大明的官员,都知道经商赚钱,但是大部分人还是抹不下面子,只想着靠官场潜规则捞钱。
也就是勋贵跟着学坏了,不再对军屯打主意,而是用各种手段开始向大商会伸手入股。
反正不管乐意不乐意,许多人都已经参与经商,至于自家在京城的铺子,因为各种原因依旧不怎么赚钱。
勋贵经商,有好处,也有坏处。
只不过,最起码下面当兵的日子要稍微好过一点就是了。
“迦运河开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既然朝廷已经拟定十年完工,我觉得还是按照计划进行为好。
至于这五万两银子,朝廷可以稍微拖延下,或者让周边府库先垫支一下。
等朝廷这边新钱铸好再拨下去,补上就是了。”
魏广德开口说道。
他的意思也很明确了,既然已经计划化好,那最好还是按照工部那边的意思进行。
至于这五万两银子,朝廷未必马上出,可以让地方上先垫着。
张居正想想也点点头,“那好,等汝观来了,先让户部下条子给那边,从府库中支应着。”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