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隆万盛世 > 1036北宋经济危机

1036北宋经济危机

>
    届时,怕就是十五两银子才能换一两黄金。

    不过,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若黄金都被夷人控制,我们需要黄金时,他们哄抬黄金和白银的兑换价格怎么办?

    两位大人可别忘了,貌似夷人不缺白银。

    若是他们把黄金兑换白银的价格定在二十两,甚至三十两,到时候又会如何?

    白银这东西,说到底,是钱,若是民间真的需要这么多银子流通也还罢了。

    可若是民间用不到这么多银子,那会是什么情况?

    俩位应该知道钱也是有贵贱,前朝宋时就有过。”

    魏广德开口说道。

    魏广德说的贵贱,在后世说的起身就是物价,一文钱在古代的购买力,不同时期也是不一样的。

    北宋政治清明、人口激增,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了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产值总量占据全世界的五分之一。

    繁荣的商品经济市场离不开货币的大量流动,所以宋朝自然成为我国古代铸币的高峰期,各种年号的宝文钱前后多达43种,年均铸币量更是唐朝的20倍,堪称历朝之冠。

    北宋王朝的一百多年间,国家平均每年铸造货币超过一百万贯,鼎盛时达到惊人的五百万贯,经济的发达程度可见一斑。

    诡异的是,在市场经济和铸币业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北宋却深受“钱荒”之苦,时常陷入货币短缺、百货不通的窘境。

    纵观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钱荒”的现象至晚在唐末五代时就已出现,只是由于两宋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这一经济学现象才被无限放大。

    海外贸易高度繁荣、与少数民族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赋税制度上的深刻改革,其实都涉及到货币危机,只不过中国古代一直没有把这门学问搞明白。

    对于宋朝来说,“钱荒”出现很是突兀,又是前所未有、头遭经历的,缺少前人的经验和预警,全靠自己一步步摸索,货币危机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了。

    初始,经济发展和铜钱铸造量匹配,此时宋朝经济空前发展,百业兴盛,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此时的宋朝物价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日子是过的相当好的。

    可惜,随着经济发展,另一个问题就出来了,那就是“铜贵钱贱”,铸造出来的一文钱耗用的铜料价格比铜器价格便宜,于是有不少精明的商人偷偷销毁钱币,熔制成更值钱的铜器出售,从而赚取暴利。

    根据宋朝保留下来的文档,销熔十枚铜钱就能得到一两精铜,制成的器皿价格>>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攀金枝斗破之魂族妖女最强梦境治疗师快穿好孕:绝嗣反派拿命宠娇娇穿成恶毒向导,我深陷疯批修罗场去只灵魂归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