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隆万盛世 > 1034金本位

1034金本位

/>
    不过,一切,都要从小皇帝口中说出才算。

    接过奏疏,翻开,快速翻看后,小皇帝朱翊钧终于动了,他站起来,走下御座,走到城墙边,看着下面众人高声对王之诰说道:“拿去。”

    “拿去.拿去”

    随着皇帝话音落下,先是八人金吾将军大吼,之后是十六人,再然后是三十二人异口同声高呼,这样一步步传递下来,最后三百六十位金吾将军以最高的声音高呼“拿去”。

    午门外广场独特的三面包围的设计形成了一个非常良好的聚音效果,“拿去”之声在广场上回荡,也逐渐感染了在场勋贵、百官的情绪。

    不知是谁带头跟着大喊,勋戚大臣随之附吼,“拿去”。

    声震如雷,天威赫赫。

    俘虏们早已被吓得魂不附体,瘫软在地。

    在周围不断的呐喊声中,王之诰向后大手一挥,早就排在最后的百余名刑部差役就一拥而上,从献俘校尉手里接管这些俘虏,押着就往外走。

    行刑,自然是交给刑部执行,而不是宫廷禁卫行刑,这也是万历皇帝说的是“拿去”而不会“准奏”的原因,这是把他们交给刑部行刑。

    按照大明朝一般的献俘仪式的流程,依律受刑的俘虏在西厢面东而立,等待交付行刑官行刑。

    如果皇帝有恩典,打算予以释罪,承制官则前往御道跪请处理方法,再把俘虏由东厢押着往南行走至宣制官员西侧站立。

    不过这次,显然根本就没人为王杲等人求情,所以自始至终都是在西厢面东而立。

    对于精通《大明会典》的官员来说,这点他们早就注意到了。

    虽然明朝皇帝也常常会为表示天朝上国的仁爱包容之心,而进行宽恕、赦免俘虏,不过那都是永乐时期的事儿了。

    永乐皇帝主力的三千营,可不就是由投降的蒙古人组成,虽然未必走了这样的献俘大典。

    随着所有战俘被刑部带走,准备行刑,万历皇帝也下了午门。

    献俘大典可不是只有这午门献俘和处置的一场秀儿,小皇帝朱翊钧接下来还要返回皇极门,接受百官朝贺,之后是祭告郊庙,遣公徐文璧、侯陈良弼、驸马都尉许从诚各行礼,收回酺醢果酒还要颁赐辅臣。

    这些,都是既定流程。

    若是皇帝成年,按制今晚还会在皇宫大办酒宴庆贺。

    不过皇帝年幼,这些自然都被取消。

    一整天时间,京城各处都很热闹,不过最热闹的莫过于西四牌楼。

    西四牌楼是西四的全称,它与皇城以东的东四牌楼相对称,是北京城两个重要的交通要道和繁华商业街。

    牌楼又名牌坊,是城市的装饰物。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重生1979,带着全村赶山致富此刻,我为华夏守护神山城枭雄癌症晚期?电子男友把我治好了!从流民到皇帝,朕这一生如履薄冰越神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