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八拜之交”指的是那八拜?
按照后世流传的说法,就是管鲍之交,源自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
知音之交,则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刎颈之交,是廉颇和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
胶漆之交,表现陈重和雷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的故事。
鸡黍之交,体现了张元伯和范巨卿守信的故事的。
舍命之交,羊角哀和左伯桃的故事,展现了为了友情可以牺牲生命的崇高精神。
生死之交,好吧,就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是忠诚和承诺的典范。
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的故事。
“八拜之交”的具体内容和仪式非常繁琐和庄重,在行礼时,行礼者需要按照特定的顺序和方向进行八次鞠躬或叩头。
这八次鞠躬或叩头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含义,行礼时还要轻声念诵,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感激、对对方忠诚的承诺、敬仰和崇拜及深厚的友谊、高度信任、深厚情感,最后是祝福和祈愿。
来自后世的魏广德,对这些虚礼虽然不屑一顾,但也不得不随大流,向着龙椅上的万历小皇帝行礼。
不过在他完成礼仪后,想到过去老师所教,和书本上的东西,不觉又很是欷歔。
后世人,貌似早就把这些传统利益看的淡了,大家更多的还是讲究实际,追求利益。
对流传下来的这些传统,大多是以一种看戏的心态,甚至或许在内心深处还很是鄙夷。
实际上,他们在鄙夷古人的时候,却没有想到他们能有今天,全靠着这些被他们不屑的礼仪为纽带,一直传承到今天。
有了这个核心,其实穿越必造反就是个笑话。
后世人是根本无法理解古代人的思维的,即便是到了明朝,比较开放、兼容的时期。
而真正改朝换代成功的人,其实未必就是有多成功,他们更多的还是靠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那就是大气运。
没有这个大气运,也根本就坐不上九五之尊的位置。
进入万历二年,因为钦天监的警告,所以朝廷一直对长江和黄河水情保持极为关注,要求地方上每月两报,担心出现大的灾情。
而此时淮安漕运衙门也已经上报,大量漕船已经汇聚到淮安一带,就等着黄河和运河解冻,就可以行船北上,把漕粮送到通州仓。
朝政运转也是井然有序,貌似又是一个平稳的年份。
不过此时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