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广德放下手里酒杯,看着朱衡问道:“我就想知道,士南兄是否对执掌吏部有兴趣。
若无,此事自然另说,若有,则需要我等好好筹画一番。”
朱衡没有直接答话,他先是拿起酒壶给魏广德和自己的就被斟满,借着这点时间盘算一下才说道:“善贷,若是能拿下吏部,对你我,还有咱们身边人,自然都是大有裨益。
可首辅那边,还有满朝大臣,怕是未必能如你我所愿。”
“事在人为,只要士南兄想要争取,那我们多少也要努力一把才是。”
魏广德开口说道:“我盘算过了,杨博那边,很可能选择让张四维接任吏部,叔大那里,肯定会反复请托。
不过以我对他的了解,叔大应该不会轻易答应,即便杨博做再多保证,应该也不会。
杨博在,他可以看在徐阶面上,和其合作,杨博去,叔大虽然不会就此和山西帮分手,但应该不会再让他们掌控吏部。”
魏广德分析道。
“所以,结果可能就是我和张四维,还有张居正选择的人选争夺这个位置?”
朱衡问道。
“大致应该如此。”
魏广德说道。
“那朝堂呢?”
朱衡却是追问道。
“朝堂吗?呵呵.你觉得他们会推选谁出任吏部尚书?”
魏广德笑道,在他看来,朝堂百官最是见风使舵,只要看到首辅和次辅都有推选之人,他们大多知会在其中做出选择。
毕竟,谁也不会愿意得罪内阁阁臣。
至于吕调阳,刚从礼部升上来,想来他此时的处境也和当初魏广德一样,左右都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自然不可能这么快就参与到尚书这样重要官职的争夺中来。
“九卿之中,还有一个人适合这个位置。”
出乎意料的,朱衡却是说道。
“谁?”
魏广德狐疑道。
“葛守礼。”
朱衡很直接就给出了答案,“不管他最初担任的户部尚书,还是之后的刑部,最后执掌都察院,为人做事谨慎、公正早已深入人心。
吏部尚书,可不就需要这样的人吗?”
“这”
魏广德略有迟疑后,也不得不承认朱衡的说法。
不过很快,魏广德就摇头说道:“除非他得到张居正的支持,否则即便吕调阳支持他,也没可能执掌吏部。
户部那次,我想已经显示出他并不善于理部,只不过因其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