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隆万盛世 > 930斩断

930斩断

>     魏广德点点头,知道肯定是杨博掌控吏部需要的助力,毕竟都是山西老乡。

    张居正的话,其实也表示吏部侍郎可以安排给魏广德中意的人,也算是给魏广德一个安全保障。

    魏广德还记得,当初自以为在吏部有人,结果还是失去了对吏部的控制。

    说起来,就是自己在吏部安排的人官职太低,不足以抵抗高拱的压力。

    所以这次,魏广德把目标定位在六部侍郎这个级别。

    虽然自己手上没有合适的,可以出任尚书的官员,但是担任侍郎还是可以的。

    而侍郎,就是升尚书的必经之路。

    经过侍郎的历练,掌控一部也就不难了。

    只不过他们可以这样考虑,但是魏广德还得考虑其他情况,于是开口说道:“我记得,隆庆元年时就曾奉旨考察京官,在二年朝觐考察外官,三年又遵例考察京官,四年考察言官,五年又朝觐考察外官。

    六年进行了五考,今年又要进行京察,朝野上下会不会有意见?”

    “隆庆四年和五年,高拱利用京察排出异己,朝野上下,六部五寺安插自己人,才篡取在朝堂上巨大的影响力。

    若是我们不尽快开展京察,让这些党羽继续留在朝堂,未来会发生什么,可就不好说了。”

    张居正听到魏广德的担心,当即说道。

    这些事儿他自然是考虑过的,而且还是亲历者,如何会想不到。

    但是,即便如此,他还是必须要这么做。

    若是不能清除高拱党羽,说不得他们就会和高拱再度勾结在一起,酿出什么祸事来。

    那时候的影响,可就会比开展一次京察要大上许多。

    张居正不愿意冒险。

    实际上就在前两日,再启京察的决定他就已经和杨博商议好了。

    别看杨博还是兵部尚书,但是一旦魏广德这里点头,内阁马上就会以阁议的形式报送宫里人事变化的奏疏。

    而杨博转迁吏部后,第一件事儿就是组织开展京察,扫除高拱党羽。

    在这个特殊时期,宫里应该会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而不会出来阻止才对。

    再说,就算宫里有意见,或者朝廷百官有不同见解,只要内阁张居正和魏广德一力支持,再有杨博的影响力,此事也可以强行推动。

    两个人之后又讲了些其他事儿,总算是把近期需要处理的事儿都说完。

    “吕调阳迁内阁后,礼部的事儿还是要他管起来,至少大行皇帝的丧仪是他在做>>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最强小神农太后垂帘,寡人才九岁你怕什么?剑中影之十大剑客青史谜踪:华夏千古奇案集大梦道术侦查在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