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隆万盛世 > 901大案

901大案

接收入私库,等到需要起解京城时才从私库中提出,转交押解官军的事儿说了出来。

    一开始,隆庆皇帝还是很愤怒,不过很快听到起解税银都被提出,转交押解官军手中,眉头就不由得舒展开来。

    税赋就在那里,放府库还是私库,这个其实也不打紧。

    这是隆庆皇帝的看法,他此时猜测的可能就是这豪强就是利用官府税赋做放贷的生意,用钱生钱为自己牟利。

    不过这样算起来,朝廷税赋并没有损失,倒也不算大罪。

    不过,当高拱禀告这转交的税赋缺斤少两,还一路直接运进户部太仓,沿途官员居然没有一人能识的,不由再次愤怒起来。

    没有缺斤短两好说,可你用这样的方式侵吞国财,可就是他不能忍的事儿。

    “是谁?居然如此大胆,还让地方官府,户部主事都不敢过问?”

    隆庆皇帝已经隐隐察觉到,此事不简单,背后之人肯定是朝廷里位高权重之人,否则手不至于能伸这么长,影响如此之大。

    “松江府,华亭县,徐阶徐阁老。”

    高拱终于还是从口中缓缓吐出这个名字。

    “怎么会是他?”

    隆庆皇帝听到始作俑者,兀自有些不信。

    徐阶和高拱有旧怨,他是一清二楚的,此时从高拱口中听到如此不堪之事,第一时间不是愤怒,而是在思考此事的真实性。

    不得不说,入内阁真的是给文官身上套上一层保护膜。

    即便是皇帝要想治罪阁臣,也需要三思而后行。

    “人证物证皆在顺天府,至于松江那边,派人一查便知。”

    高拱低声道,“兹事体大,臣不敢擅专,所以暂时封锁消息,没让案子牵扯上徐家,只是在追查京城中拦阻告状人的涉案人员。”

    在古代,普通百姓告发官员,朝廷原则上是不鼓励的。

    这主要是因为古代,依靠的是宗法制度和血缘关系来维持秩序,“民告官”等同于“子弑父”,要不怎么把地方官称之为“父母官”。

    明初朱元璋时期,为了澄清吏治,对“民告官”放宽了条件。

    如果遇到官吏贪赃枉法,百姓可以向“监察御史”投递状纸检举,御史接到状纸后,会把案件发回“被告官吏”所属的上一级官府,或者同级的监察部门,如按察使司进行审理。

    另外,洪武年间还规定了,百姓可以直接进京投递状纸,官员们不能阻挡,否则杀无赦。

    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这一>>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重回98做大医我打造了无敌舰队伪像报告大造化剑主星武纪元替嫁太监三年,哥哥们跪求我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