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隆万盛世 > 893廷议

893廷议


    廷议可以说是集议里最容易进行,又最有权威的一项表决。

    表决的结果不仅对皇帝的决策影响极大,就算是他们内阁的阁议都只能排在后面。

    换句话说,内阁也要服从廷议的结果。

    显然,现在高拱对此已经生出不满。

    对他不利的制度,就想着找机会改过来,变成对自己有利的制度。

    不过廷议毕竟影响极大,机会不合适,他也不好提,弄不好适得其反,把自己搭进去。

    高拱的话音落下后,李春芳、张居正等阁臣都下意识看了高拱一眼,随即快速收回视线。

    要知道,当初三杨掌控朝堂的时候,都从没有对廷议有过改革的打算,没想到高拱却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了这样的心思。

    廷议,其实就是朝臣监督内阁的一个手段,一个制约,如果真让高拱提出来,先不说皇帝那里的反应,就是下面的朝臣,怕许多原本支持内阁的官员都会改变态度。

    不过以高拱在内阁里的强势,虽然他这么说了,却没有人站出来指正。

    实在没必要和他在这件事儿上纠缠,毕竟看上去,好像高拱也只是临时起意,或许一会儿他就会发觉不妥,以后自己都不会再提了。

    要真站出来指正错误,说不好执拗劲上来,又要强推他的想法,那才叫麻烦。

    在明朝内阁为了大同之事焦头烂额的时候,大同这里的宣大总督王崇古和巡抚方逢时倒是没有这样的焦虑,但是心情也是很不好。

    当然,京城里波谲云诡的气氛,他们是完全不知道的,否则肯定也不会保持现在的好心情。

    他们也有担忧,那就是派出去的鲍崇德等人迟迟没有消息反馈回来。

    他们商议的计策得到了内阁的支持,而在大同他们就是一言九鼎的角色,即便还有巡按御史,他们也是不惧。

    何况,很多事情他们也并没有在大同城里闹得人尽皆知的程度。

    但是得不到俺答汗的认可,其实他们的第一步计划就算是破产了。

    这样的情况如果反馈回朝廷那边,他们担心自己的前途会因此受到影响。

    不清楚京城的局势,但内阁对他们未来仕途却有很重要的影响力,若是被内阁阁臣认为才能不足,那以后从大同离开,怕就只能去南京养老而到不了京城为官了。

    “都这么多天了,鲍崇德他们为何迟迟不见归来,哪怕只是派个人送条消息也好。”

    方逢时坐在右首对总督王崇古说道。

    王崇古其实心里也是不踏实,不过他可不会>>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末世大洪水:女邻居上门借粮穿成极品恶媳,种田致富娇养探花七零娇娇一撒娇,腹肌硬汉顶不住三爷,你家小姑娘又立功了负鼎星武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