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隆万盛世 > 839禁矿和开矿

839禁矿和开矿

一些矿山重新恢复了开采,可规模都不大,产出有限,而民间私挖乱采矿山盛行,不仅浪费资源,更是多次引起矿民作乱。

    中国地大物博是真的,在这片土地下埋藏着无数的矿产资源,开采出来变现,当然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但是在明朝建立之初,明朝的皇帝似乎都对开矿有极大的戒心。

    开国不久,明太祖就有一个明确的看法,那就是“(矿)利于官者少,损于民者多,不可开”。

    也就是说,开矿对朝廷没多大好处,对老百姓更有坏处。

    朱元璋这个观点是符合当时事实的,虽然不符合现代人的看法。

    西方等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初期无一不是从办厂、开矿、兴办贸易开始的。

    独独在明朝为什么对朝廷和老百姓只有坏处,没什么好处呢?

    这就是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的区别了。

    中国古代无论是开矿还是给郑和舰队造船,或是架桥铺路,以及到了清末的洋务运动,都是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不分,用搞政治的方式去搞实业。

    具体到开矿,不是把矿作为一个企业来经营,该支付的成本必须支付,以确保稳定的收益。

    皇帝派出太监替他去开矿,变成了一项谁也不能讨价还价的政治活动。

    开矿是皇帝交办的政治任务,阻挠开矿就是反对皇帝,这种上纲上线罗织罪名的方式,在帝制社会里是百试不爽。

    什么意思呢?

    准确的说就是在大明朝皇帝让开的矿,管理矿产的官员都是皇帝身边的人,也就是太监,他们有很大的权力。

    他们能以公权来强迫当地百姓几乎无偿为他劳动,而且不给当地支付任何成本而将矿挖走,“器用”都出于当地,而挖矿的设备和运行成本都是有地方上承担。

    这样的操作模式下,不管皇帝要到什么地方开矿,当地都会极力反对。

    百姓不仅要出人免费给皇帝挖矿,地方衙门还要想方设法筹措开矿的银钱,而矿产的利益他们一分也无。

    当然,更加准确的描述应该是大部分利益落到管理矿产人的腰包里,朝廷和皇帝得到的是很少一部分,而对当地百姓则是百害无一利。

    明朝用这样的方式开矿,结果可想而知。

    而且,因为明朝时期开矿,安全性非常低,矿难风险远高于后世,所以当时从事矿业的人普遍被视为豁出性命的亡命之徒。

    明廷也认为矿徒们穷凶极恶、唯利是图,难以驯化管理成军,还容易惹出祸端。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方渔重生记天下游鱼四合院:屠戮禽兽,从贾家开始李毅唐雪重回过去小说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李毅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