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是要砍脑袋的,那也是杀伤人命不是?只不过浙江全省剿匪这事儿吧,实在太大了点儿,没人敢担这个干系,所以还得上报。
所以南京的大佬们也没敢耽搁,加上了南京刑部、兵部和户部的批文,直接一个六百里加急直接往京师送去了。
毕竟是一省三司衙门里面两司发力,这案子里面还有一个正二品的都指挥使的小命,一个正七品县令的小命,一个正八品县丞的小命,再加上一个正四品少詹事的小命,金贵的很呢。
这会儿的北京城也是热闹的不行,朝堂上还正为了军功的事儿撕逼呢,已经有了凉意的北京城,金銮殿上愣是给人一种热火朝天的感觉。
外朝的大佬们觉得,应该先把右都御史的位子给定下来,京中没有都御史执掌,这都察院就少了个懂业务的把门的,平白每日多了不少无关紧要的奏章,耽搁了大家的时间,至于杨尚荆和李贤这二位的军功,那必须要照着大了赏赐,不赏赐就要失去军心了。
皇帝陛下哪儿是好相与的?经历过金英这个老家伙的点播,再加上王振这个坏家伙的撺掇,咬定了就是不给新的都御史名额,而且给出的理由那叫一个无懈可击。
“王爱卿久居甘肃,为国分忧,如今已然年老,朕不忍他再受苦寒,欲在今年冬将其调回京师任职,大同处寻觅阉竖郭敬之事已然有了眉目,陈爱卿不日还朝,这京中,怕是不好有三个都御史罢?”
官字两张口嘛,所有的官儿名义上都是皇帝任命的,那么,皇上当然也可以用两张嘴来说话了,而且说什么是什么。
这句话就涉及到了官制问题,按照大明朝的官制,都察院还真就只有一左一右两个都御史,再有就超编了,虽然说现在朝堂上违逆了官制,也就是所谓的“祖制”的事儿太多了,光特么兵部尚书就好几个,可是谁敢在这个时候冒头?
再者说了,所谓的殿阁大学士,按照祖制还特么给皇帝做秘书的小官儿呢,现在哪个内阁大学士身上没挂个侍郎、尚书之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