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李贤的选择也是没有办法,作为丰城侯,而且是即将“功成身退”的丰城侯,他不能“有辱家声”,同时在跑路之前给自己留下一个光辉的背影,供后人敬仰。
最重要的是,他现在这个情况,是南京方面,或者说是整体外朝和内廷之间妥协之后形成的微妙局势,他站的位置就像深渊上的独木桥一般,一旦走错,就是个满盘皆输的下场。
所以说,如果让李贤在自己和杨尚荆之间做取舍,他会怎么选择,只要有点儿脑子都能看明白。
毕竟杨尚荆他不姓李。
和李贤那个马上就要飞黄腾达的师爷想的差不多,福建、浙江、江西的某些老铁们,还真就是那么琢磨的。
所以他这边大军一动,开始准备粮草了,那边的叶宗留就接到了消息。
虽然如今人数不少了,声势也大,但是叶宗留依旧保留着山大王一般的本色,这倒不是说他自己多么廉洁自爱,而是受到了资助他的大户们的建议,要“拉近和手下之间的距离”。
毕竟能去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盗取银矿的主儿,基本都是吃不上饭的苦哈哈,或者是十恶不赦的混账,讲大道理这帮人肯定不会听,或者干脆听不明白,但是这种实实在在的表率,却是看得懂的。
否则,就他这种出身的,一准儿搂着一票大姑娘小媳妇胡天胡地了。
“大王,那姓李的可能是要有大动作啊。”一个幕僚皱着眉头,盯着手上的小纸片,“据说那边备了至少五天的干粮。”
别看叶宗留是个矿贼头子,可人家早年也是习武的,毕竟“穷文富武”,家境那是不差的,再加上混过衙门口,字儿还是认识几个的,所以看着这个本地“乡贤”派过来的幕僚,哼了一声,直接把那张纸片抢了过来,自己开始看。
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大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