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己人的叛徒永远要比敌人下手狠,也更可恨。
回了黄岩县之后,杨尚荆琢磨了一下,就叫来了还在衙门里做断事、最近正打算外调去外面,跟着徐尚庸身后混一点儿军功什么的刘启道,说实话,这还真是条路子,搞好了以后兴许还能做个侍郎什么的。
毕竟嘛,这怎么也算得上是“文武双全”,好说还好听。
当然了,侍郎往上就别想了,哪怕刘基刘伯温当年再不受武将待见,也是封了诚意伯的,是勋贵之后,坐上六部尚书,哪怕只是南京的,也对朝局影响太大了些。
一听杨尚荆叫自己,刘启道当即就跑了过来,手里的活计都扔在了一边。
他这个档次的小勋贵,杨尚荆婚礼的时候登门的资格都没有,虽然杨尚荆给他发了请柬。
“少詹事找下官,所谓何事?”刘启道现在把自己的位置摆的特别低,完全见不到之前还称兄道弟的那股子气势。
事实上不低也不行,杨尚荆现在太特么迪奥了,看看结婚那个排场就知道,妨碍他的都是渣渣。
“坐,坐,也没甚么大事,不过是想问问,本官走的这些天,巡防千户所之中的训练可曾拉下?”杨尚荆斜斜地靠在椅子上,特别随性。
刘启道很拘谨地在椅子上坐下半边屁股,想了想,这才回答道:“回少詹事的话,倒是没甚么大事,那班识字的匠户除了教书之外,平日里也大多去书塾里面听讲,听不到张敏之张道长的课,却也能多认些字。”
杨尚荆沉默了一下,点了点头:“倒是本官疏忽了,这匠户虽说识字,却也只能勉强读写,教教文盲一般的大头兵自是不成问题,可是教的久了,自然也是掏空了肚子。”
顿了顿,杨尚荆敲着桌子,想着解决的办法,过了一会儿,这才说道:“也罢,那班匠户,也要多培训培训,就从书塾里面划出来一块地方,专门给他们授课罢,人手……就从寻常的秀才里面调。”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