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看着两人的动作就是一愣,将鱼竿放下,扭头看着忠叔:“却不知如今这是出了甚么事?”
“周王、谷王通过于廷益上书,力赞少爷贤达,便把少爷在这黄岩县开了养济院的事体,都述说了一番。”忠叔笑了笑,表情有些古怪,“这事情,算大么?”
杨尚荆一哆嗦,不过旋即平复了下来:“看来……这外朝对我先前的作为不甚满意,还是要教训我一番啊。”
要说皇帝现在看谁头疼,排在第一的不一定是他杨戬杨尚荆,但是他杨戬杨尚荆肯定能排到前十去,正四品少詹事,这品级可不低了。
本来吧,外朝知道这事儿之后,如果对杨尚荆是完全的、彻底的回护,就应该让皇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听不见杨尚荆的声音、看不见杨尚荆的这个名字,但是外朝没有,偏生选在了王振被迫回皇庄休养的档口,把皇帝的注意力重新引到了他的身上。
不过这种惊吓,也仅仅就是惊吓罢了,毕竟藩王们,不能随便勾结朝臣,但可没说不能为国荐贤,今年正月儿那会儿,皇帝为了装逼,表示自己唯才是举,还特么下诏举贤良对策呢,这顺应政策的事儿,是个藩王都能干。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一般不是太急着往上爬的文臣武将,或者说不太脑残的文臣武将,都不会选择去藩王那边走路子,毕竟大明朝这些个藩王,一个两个都是坑,天坑,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把自己陷下去了。
“少爷自作主张,险些让外朝陷入被动之中,这教训,总该给一个的。”忠叔笑了笑,一脸的不以为意。
杨尚荆也没当回事儿,现在王振被鼓捣了一下子,皇帝可以说是心情复杂,再加上北边大太监郭敬自灭满门,至今踪迹皆无,皇帝对于内廷的信任度也是直线下降的,还没工夫去管一个只掌握着三府卫所加上一个巡防千户所调动权的少詹事到底做了啥。
“再怎么举荐,也不可能让我直接执掌浙江一省兵马。”杨尚荆摇了摇头,“最多不过散官涨个一级半级,值当个甚。”
顿了顿,杨尚荆端起酒杯来自己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