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容易损坏的部件,比如说轮毂、轴承之类的玩意打造一批带上,出了故障之后,几个士卒就能进行有效维修,那么整个车队的使用率就会大幅提升。
不过这到底已经涉及到一些工业化概念了,别说1445年的大明朝县级匠户了,就是1945年的民国的国家级大匠,也没人掌握的了,最要命的一点就出在精度上,或者说,细小部件之间的差异上。
不过好在他杨尚荆也没打算整什么精密机械,鼓捣的也不是要飞起来的飞机或者是要上天的火箭,就连装甲车都不是,就是能防住箭矢的大车,而且是北边草原上的箭矢,失去了中原地区之后,鞑靼和瓦剌就算是失去了铁料的来源,现在草原上那帮人射出来的箭矢,不敢说还有骨头做箭头的吧,也是质量差的一批,大明朝一年这点儿钢铁产量,能不能赶上五百年后一个市级钢厂的产量都不知道,可不能那么折腾。
所以杨尚荆计算了半天之后,给了一个浮动的范围,只要在这个范围内,就能够做到零件之间的有效替换,不至于带着一堆废品上路。
“少詹事这法子确是高明,以往打造大车,坏了还要大修一番,少不得要多做些零件,如今倒是方便的紧了,无需测量,只消拿出备用的来更换一番就是了。”一个工坊的大匠一脸的感慨,端着一杯凉茶在那儿补水。
这个月份的浙江,已经有些热了。
“少詹事乃是文曲星下凡,前日里那庙上可还供着少詹事的坐像呢,你我不过凡夫俗子,自然需要神仙提点了。”另一个大匠用毛巾擦了擦脑门子上的汗珠,也跟着灌了口茶。
在这里,杨尚荆用了点儿有流水线性质的管理制度,一个熟手工匠带着一帮新手,只做一种零件,常年累月磨练下来,就是个傻叉吧,也能做到熟能生巧了,而且他在里面又恢复了责任制,每个人一个编号,打磨好了的零件上都要写上自己的编号,到时候抽检抽出来问题,当事人负主要责任,责任人负连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