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零章
照例防个盗……多担待
因为害怕鸿胪寺、礼部里面有小瘪三捣乱,杨尚荆的信是写了两份的不说,还给胡濙写了一封私信。
毕竟吧,胡濙和杨荣一样,都是宣宗皇帝的托孤重臣,一个战壕里的老弟兄了,而且吧,他和杨荣当年还是同年,都是永乐二年高中的进士,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讲,和他通个气儿都是很有必要的。
杨荣现在留下来的遗泽,能用就用吧,正所谓有人不用过期作废,别到时候菜市口咔嚓一刀的时候,他还想着谁谁谁那儿还有杨荣的人情呢。
所以,就在杨善杨思敬加了个班,写了个奏疏给通政司送过去的时候,胡濙出了礼部,直接奔着内阁去了。
因为杨尚荆在信里提了一句“据所俘倭寇交代,日本盛产金银铜等物,戬不敢擅专,特下令封口,进报宗伯知晓”。
他胡濙老家是武进的,正宗的南人,不说出身什么对江南士族在海上的勾当不说一清二楚吧,也比出身京师大兴的杨善清楚多了,他很知道日本金银铜这些个贵金属特别多的消息,对于第三九三章
大朝会上,浙江都察御史黄英异常贱格地站出班来,就给大家讲了个故事,故事的内容简洁明了,颇有一点儿儿歌的风味:浙江有座委羽山,山上有座太清观,观里有个老道士,他吃了熊心豹子胆,把文昌帝君的塑像造成了本县县令的模样。
这简直太自不量力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生不开宗,死后成神”的规矩,哪怕是说谁谁谁天神下凡,那也是老百姓嘴上传一传,官方是不承认的,而且吧,只要做的不是太过分,官方也是无视的,你看看那些道教的神仙,什么星君啊、太岁啊,哪个不是死后朝廷给追封的?再看看这个教派、哪个教派,哪个不是假托神仙之名开创的?
别的不说吧,就说祖天师,汉留侯张良九世孙,这出身溜得一匹,吊打百分之九十九的大汉子民,但是他还是不能直接称宗道祖,哪怕他是秉承着汉朝整个朝廷的意志,或者说整个中原世家的意志,去给巴蜀给信奉巫蛊的野蛮人“开门,送教化”,他的天师道也没敢说自己做祖师。
他的道统,是汉顺帝汉安元年正月十五的时候,太上老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