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荆的脸上就露出了笑容:“戬在此谢过明府提点。”
刘启龙哈哈一笑,连连摆手:“也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杨郎中太过客气,太过客气。”
他刘启龙还指望着给杨尚荆留两个人情,到时候帮着他再在方廷玉那边儿美言几句,或者平步青云之后提拔他一下呢,怎么可能纠结于这种无聊的小事情?
两个人又说了几句没营养的话,刘启龙见了杨尚荆没有再深入聊下去的意思了,也就端了端茶杯,做了个送客的姿势,杨尚荆眉头挑了一下,站起身来:“赖明府施政有方,如今这黄岩县之民情,却是平稳的很的,县中乡贤感念君恩之余,也是不曾忘却明府的恩德。”
有了之前直接剁了黄家立威、斩杀倭寇的军功,再加上防洪有方的功绩,现在黄岩县的那点儿名望对他而言,就连锦上添花都算不上,别说拿着这玩意和外朝内廷讨价还价了,就是拿出去吹逼都没用,他现在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的大功劳。
所谓的大功劳,不过是“外克强敌,内惩国贼”,国贼这方面杨尚荆基本是没戏了,他最多就打打黄家这个档次的土豪劣绅,直面国贼只会被弄死,所以只能对外使劲了,就目前而言,他能找到的,也就前几年还攻陷了大嵩所的倭寇算得上是个强敌了。
而刘启龙就不一样了,作为一个知府,他身上没有任何的调兵权,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有个想不开的土财主称帝造反做个山沟皇帝,只能从民望这方面下手了,哪怕是加上一丁点儿的民望,那都是好的。
可是呢,府城的乡贤和县城的乡贤,还是两个档次的,刘启龙能维持一个斗而不破的局面,一多半也是靠着方廷玉的威严,所以说想让底下乡贤服服帖帖地给他送万民伞,还有点儿力有未逮,杨尚荆那边给他加一点儿民望,他就轻松不少。
所以刘启龙的脸上就露出了和煦的笑容,连连点头,笑着把杨尚荆往外送,嘴里却是不住地谦虚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