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武职,他王振自己就能给安排了,可为什么他的侄儿到如今还在锦衣卫里面当差,只是做个百户呢?还不是因为锦衣卫是天子亲军,职责重大,除了仪仗、护卫等职责之外,还有刺探情报等一系列职权?本来他还想着让王林再熬个几年,然后弄个大一点儿的官职,他王振就算没有封妻荫子的能力,到底也算是提携后辈、光宗耀祖了。
可是现在,朱祁镇一张嘴,直接就赏了一个指挥佥事下来,哪怕不是什么实职,只领着一个百户的差事呢,有他王振在宫中照应着,马顺又是他王振的爪牙,谁还敢真就当他的侄子是个锦衣百户了?
最重要的是,朱祁镇这一句话,可就证明了一点,自己这个侄儿,别管是不是借了自己的光吧,简在帝心的地位是肯定有了,而封建年代,衡量一个人地位高低的最重要的指标,那就是简在帝心!
不过他还是得谦虚几句:“回陛下的话,老奴那个不成器的侄子,到如今的确是在锦衣卫之中熬炼,只是时日尚短,经验不足,还稍显稚嫩了些,这贸然提拔到了高处,只恐有负圣恩啊。”
这个节骨眼上,当然不能提外朝反对之类的事情了,况且锦衣卫是天子亲卫,天家鹰犬,体系内的调动,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儿,外朝说多少都和放屁没什么两样,提了反而让朱祁镇心里不痛快。
朱祁镇摆了摆手,叹了口气,语气就有点儿低沉:“有能力又忠心的,总是要提拔的,些许赏赐,比起老师这些年鞍前马后的操劳,又算得了什么?老师只管下去拟旨吧。”
很显然,朱祁镇现在又想起了远在浙江的杨尚荆,一个他不情不愿、却不得不封赏下去的南京兵部职方司郎中,比起这个节制宁波、台州、温州三府备倭事宜的要职,王振这个侄儿的官职哪怕提到了正四品,也并不显得那么起眼了。
王振小心翼翼地抬头看了看朱祁镇,看见他的神色有些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