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路子,已经是走不通了,小地主阶级的兴盛,注定了朝廷选官来源的多元化,风流如建安杨氏,也只是杨荣撞了大运得了圣眷,才让本家更添了三分的威风罢了。
至于联姻的事儿就太多了,典型的例子,其实就可以举一下隋唐年间的旧事了,天可汗李二陛下手底下的几大走狗里,房玄龄的老婆姓卢、程咬金的老婆姓崔、张亮的老婆姓李……这就是下注的一种,魏国公这种世镇南京的勋贵头子,大明朝顶级的皇亲国戚想要和建安杨氏联姻,那么只要杨尚荆和建安袁氏的婚事没有定下来,杨家就绝对不会拒绝这种诱惑。
到时候建安杨氏有名望、有钱,魏国公徐家有人、有权,还不是一段大明朝文武和睦的佳话?别说杨尚荆今后的仕途要好走了许多,便是杨家在东南这边的卫所上的声望,就能从“尊敬”刷到“崇拜”,到时候干点儿什么事儿,谁还敢阻拦一二不成?
徐尚庸显然很满意杨尚荆的表现,他微微点头,笑着说道:“若是令尊属意,今后尚荆兄和我们徐家,便是如同一体一般了。”
对于徐尚庸这个说辞,杨尚荆倒是不置可否,只是点头表示同意,特么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啊,就是到时候我被内廷的大佬弄死了,魏国公也能找出无数种说辞来,大不了到时候让自己女儿上个吊,也就把自己真正地摘清了,看看当时他自己灭了黄家的时候,张家直接弄死一个黄家的女儿有多干脆就知道了,在家族延续面前,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之下,什么仁义道德都是狗屁。
深吸了一口气,将这些信息暂时屏蔽掉,杨尚荆将语气放缓,慢慢说道:“徐总旗可去备倭司衙门领了文书,出城去巡检司的小校场,和手下的并丁们见个面了,徐总旗带来的人手,也要多加操练,日后总归是有大用的。”
徐尚庸笑着后退半步,行了个礼:“末将遵令。”
听着徐尚庸的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