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慢了,速度一慢下来,整个儿的士气也就跟着狂降了。
封建年代,或者是直到线列战术达到顶峰之前,战场上拼的最多的就是士气,牛逼如岳家军,其实也是靠着岳飞的个人武力带动高昂的气势,这才做到的战必胜、守必坚,至于大英帝国的龙虾兵……还是靠着士气顶到鼻子上开一轮齐射,然后刺刀冲锋——只要把对方的前锋线冲垮了,那就是个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这个时代的战场,士兵的个人勇武,是一点儿作用都没有的,二十万部队交战,正面接触的五千人可能都不到,刨去这五千人,剩下的都要靠节奏带,他们能够承受的伤亡比例,实在是太小了。
这话连喊三遍,是越喊越顺溜,对面被裹挟而来的贼寇的脚步,也跟着渐渐变慢了,气的后面的倭寇又是一通儿吱哇乱叫,甚至直接砍了两个人的脑袋,这才勉强维持住阵型,只不过原本就被箭矢射的不算高昂的士气,瞬间就变得越发的低迷了。
杨尚荆见状,“呛啷”一声掣出腰刀来,大声吼道:“奏乐,上!”
大明乡土版的《掷弹兵进行曲》响起,吹吹打打的很有气势,只不过这次的速度很快,一众巡检司弓手几乎是以小步快跑的方式往前冲着,充分展现出了之前训练的效果和实战经验的宝贵——阵型还真没什么大的乱子,而且弓手们的脸上也没有太多畏惧的神色。
徐敏英看着这个效果,眼皮子都跟着乱跳,当初徐尚庸等人在看分列式的时候,他也在下面看着,可是实战是实战,训练是训练,能在实战中跑出这样的阵型,已经算是很牛掰了,就南京卫所的那帮兵,能跑出这个阵势的好像还真没几个。
“你找个机会继续放冷箭,不能让那帮倭寇全副心思地驱赶这帮贼寇。”杨尚荆沉声对徐敏英说道,“本县可不会学什么宋襄公,半渡而击才是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