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忽然想到了什么:“你姑姑有多大了?”
汪玲:“三十五了?”
李明:“这个年纪,应该有她的家庭了,她的爱人和子女是什么情况?怎么没来医院。”
汪玲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别提了,我姑姑至今还是单身呢。”
李明:“她的条件这么好,为什么不结婚呢。”
汪玲:“姑姑的男朋友是她的大学同学,毕业后在欧洲留学,出国后分手了,听说已经成了外国人,不会再回来。
姑姑受了沉重的感情打击,以后就没有音讯往来。
两年前,姑姑辞掉了银行里的铁饭碗工作,做起了风险很大的个体生意。”
李明大惊:“你姑姑在银行里是干什么的?”
汪玲:“中层行政领导。”
李明更加震惊了,肯定地说:“你姑姑绝不是因为受到感情打击才辞掉公职下海经商的,或者是有让她别无选择的其他原因?”
汪玲叹了一口气,若有所思地说:“好象是有点其他的原因,你的眼光很毒啊,这也看的出。告诉我,是怎么看出来的?”
李明:“凭直觉吧。她和我说话不多,却给了我理智、沉稳、高智商的感觉。加上她是高级知识分子出身的官吏,却搞起下海经商的事,而且是从摆摊做起,绝大部分的人都不会理解的。
但事实证明,她现在挣到的这份财产解决了多少个小工厂的产品积压的大问题,解决了多少民众的生活需要。也就是为工厂分忧,为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出了一份大力。
我感觉的到,她就是个商业奇才,要是在公职上奋斗,不一定能达到这份成就。
她的胆识,她的眼光让我钦佩。白手起家,在两三年内能把生意做到这一步,那市场眼光和经商运作技巧难以琢磨。
希望下次我来还钱的时候,她的身体已经康复,我要好好地向她讨教。我是个刚下水的雏鸭,在经营方面是一张白纸,如果得到一个名师的指点,将会受益无穷。
我唯一的优势就是年轻、身体好,这是她所没有的,我真盼望有一天能与她合作,成为时代的风云人物。”
李明暗忖,有了这批货,自己的从商之路一开始就起飞了,距离理想近了一大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看来弃学经商比预想的还要顺利的多。
汪玲大惊,但马上就嘲笑李明:“你这个野心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