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话说吐蕃三十万士卒与革命军十万人在岷江北侧十里处相遇,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率领三十万吐蕃大军的乃是吐蕃穆赤赞普芒松芒赞的小舅子布岱贡杰,而此次指挥十万革命军的乃是革命军三军总司令黄露。
吐蕃玛本布岱贡杰不可一世,兵未至,已摆出了攻击阵型楔形阵,意图凭借人数优势一举突破革命军的阵线。
得到消息的黄露随即也变换阵型,将中军一万余人加上一千六百门火炮布置在阵型尾部,而两翼则各是一万五千骑兵加上两万步兵,构筑起了侧重两翼攻击力的牛角整形。
双方在相距两里路程时,吐蕃玛本布岱贡杰已经看清前方的革命军,深觉不对劲的他,立即将处在队伍后方的弓箭手调往了阵线前方。
要知道除了攻城战或者埋伏战,一般在野外的遭遇战,弓箭手是派不上多大用场的,毕竟弓箭手在同样的水平线上,最多也就能将箭羽射倒一百五十步左右的距离。也只有占据了高地比如城墙或者山腰才能将箭羽的射程提高到两百五十步左右。野战地域宽阔,士兵的机动力得以发挥,所以弓箭的作用有时候还不如骑兵的短弩。
布岱贡杰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察觉到革命军武器的变化,这个时代的军队基本上军中都会配备刀盾兵,甚至于重甲骑兵有时候也会配备盾牌。
但是前方的革命军除了手里拿着一些奇形怪状的长矛外,别无他物,就连士卒身上的铠甲都是那种非常轻便的薄甲。
若是对方只是一般军队的话,布岱贡杰肯定会嗤笑对方的将领无能或者说对方不过是一群奴隶兵,又或者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但是此刻前方的军队乃是大宇名声赫赫的曾战败过突厥人的晋阳革命军,先不说这支军队之前的战绩若何,单单是他们掌握着震天雷的制法,就不得不让人小心谨慎了。
两万弓箭手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