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
三年的乱战早已将突厥打的支离破碎,各个部落纷纷组织起自己的军队,以防拉架不成反被揍突厥最大的两股势力阿艳部与阿史那部哪有心情顾及他们,这样便造成了各个小部落间的多次混战,当然这里面军统将士的功劳也少不了。
尤其是去年在乌兰乌德的那次双方决战,阿艳哥舒翰帐下三十万突厥铁骑与阿史那济各凑集的三十万人马对阵。
整个战役绝对是史诗级的战役,六十万骑兵铺底盖地的拥堵在乌兰乌德,光是战役的范围便涉及了方圆两百多里地。
乌压压的人群仿佛水库泄洪一般,不可阻挡的杀到了一起。这场战役也体现了双方首领指挥艺术的差距,阿史那济各明显技高一筹。战役前期他通过分割迂回等战术有效的控制住了战役的节奏,尤其是他那手下的两翼骑兵,更是功不可没,只左翼的三万余人马在开战后便以闪电般的速度,打乱了阿艳部的后方阵营,右翼只五万人马,却从军阵北侧将阿艳部三十万人马分割为了两部分,使得他们不能首尾相顾。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突厥士卒的勇猛,阿艳部阵前被分割出来的十万人马并没有慌乱,反而与两倍于己的阿史那部骑兵杀到了一处。
此战直杀的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在剿杀了十余万阵前的阿艳部骑兵后,阿艳哥舒翰面色大变,急急吹起了撤退的号角。但是阿史那济各岂会放过此等良机,立即便乘胜追击。
几十万人马一直越过娑陵河来到雪山口才止住了脚步,不过这里也是阿艳哥舒翰展开反击的地方。不明所以的阿史那部二十多万骑兵在雪山口被阿艳部早已埋设好的震天雷炸了个措手不及。
几万颗震天雷如同天崩地裂一般的威力当场便掀翻了阿史那部一半的骑兵,阿艳部士卒趁机掩杀,瞬间便击溃了十多万依旧慌乱的敌军。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