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后,十二万陇右军已经拔除了蜀军在龙州境内的所有营寨,真可谓是势如破竹、气势如虹,整个陇右军上下全都是喜气洋洋。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攻克了重重障碍所阻的龙州,确实值得高兴,有些时候李清甚至在想,联合吐蕃人是不是个错误。
与吐蕃人的协议上提到了吐蕃人帮助李清拿下蜀州,事成之后李清盘踞的陇西则全部允诺给吐蕃。这样的利益交换,吐蕃人自然愿意,但是按着这些日子里的攻伐,也许用不着吐蕃人的帮助,陇右军便能拿下蜀州了,何苦要将陇西拱手让与他人呢。
呵!李清竟然忘记了,之前他们还分析到,战事进展顺利是吐蕃人牵制蜀军的缘故。
陇右军的将士连续庆祝了三天,也算是修整了三天时间。现在摆在李清面前的问题只有一个,是直接攻击绵州还是先攻击剑州。
攻击绵州的话,可以快速将战线向益州推进,而征伐剑州的话,便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才能攻伐蜀州首府益州郡,不过这样的话,整个战争计划却更加的稳妥,毕竟步步为营是李清征伐蜀州的战略。
不过李清还是听从了那名谋士的话,准备直接南征绵州,理由当然也非常充分,吐蕃人也在加紧攻击蜀州,要是被吐蕃人占了先机,率先拿下益州的话,那之前的条件怕是便满足不了吐蕃人的胃口了。到时候若是吐蕃人不要陇西,而要将蜀州纳入怀中,陇右军也是无计可施的,有甚至吐蕃人不仅要取陇西,连这蜀州也不放过的话,陇右军岂非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了。
打定主意的李清,在陇右军修整三日之后,便拔营朝着绵州开进。绵州是益州最后的屏障,叶正平定不会轻易拱手相让。
李清在出发前进行了浩大的誓师大会,胜利就在眼前,决不能在此关键时刻出问题。
李清率领着十二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绵州的昌明城开进,一路上三四座城寨堵住了去路,陇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