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那些事儿又不好和清平公主明讲,那不是往她心上扎刀子么?
后来,赵安康思来想去,还是告诉了儿子,家产都是姐姐年轻的时候赚下的。赵裕却不相信,说道他长这么大,从来没见过姐姐的面。就算家产以前是姐姐赚出来的,这么多年要是没有老爹兢兢业业的打理,根本不会有如今的规模。
赵安康知道这个老来子被娇惯得有些过了,一些事情又不好明说。譬如赵婠的产业确实是他在作主,但是底下办事的人全部都是当年服侍过赵婠的老人,一辈传一辈。尤其是静地的那些人,他们与越乐、赵婠夫妻俩联系紧密,那一家人每年都会到静地里去住一段时间。
就说赵安康,他隔个两三年也能与那一家人见上一面,并且每隔数月都有鸿雁传书。当年赵裕出生,赵婠挺着大肚皮和越乐秘密回到恒京,特意来看他,当时赵婠就从所有产业里分割出了两成送给这个小dd。
赵安康因心里对清平公主有愧,连带着在教育这个老来子时不免过多溺爱骄纵。他年岁已大,很多事都力不从心,又怕时间长了儿子心里的结更加难解,便慢慢交出了自己手里的处事权力。让赵婠派孩子来正式接管,不过是他想见见外孙、外孙女罢了。
越半城**散王府家财的事情没有得逞,赵安康闻讯后匆匆赶回家,拉着外孙谈了一日一夜。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反正越半城那天的话是再也没有提过。
不过,原先在王府服侍的人还是走了个精光,另外一批人手进驻。越半城从此在恒京住了下来。他不喜欢在外面走动,成日猫在府中,就连皇帝想见他,都只有跑到王府来。
人们便在私底下说,泰平郡王以前的恩宠算什么,瞧瞧这位越大公子,那才真叫深得帝心。
这回大秦要举行册太子大典,越半城接到传书,说是那个五六年没见面的姐姐百里婴也会来恒京,他挺高兴。
没想到,今天一大早,玄狐大仙儿就衔来百里婴的手书,说是被关在牢里了,让越半城赶紧去把她捞出来。越半城好气又好笑,就凭这位小姑奶奶的身手,她还用得着让人去捞?瞧瞧,又是小促狭鬼的促狭毛病犯了。
没办法,越半城只好亲自出马,去往平北国公府。若是没有平北公的手书或者令牌,京卫营那些铁面无私的大头兵是不会放人的。这点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