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之人是掌玺太监洪公公。因头一晚之事,他心里有鬼,根本就没睡着。到了可以名正言顺进入长生殿的时间,他慌不迭跑来,想探探陛下是否醒来、想从李全的神色里品品味道,然后欲图别策。
宫人们说陛下的精神不错,喝了药喝了粥又睡着了。李全服侍了陛下一晚,还在休息。这么好的机会洪公公怎能错过,要是找不到那东西,不知那位会怎么收拾自己。于是,他再度掀开了床幔,顺理成章地发现皇帝陛下往生去也。
在皇后的强力掌控之下,皇帝龙驭宾天的消息被严密封锁。但她知道这事儿瞒不了多久,在午时,会有五位御医一起为皇帝请脉,再度斟酌药方。
端贤王还在雍城,消息已送出。但皇后和她的好儿媳都不想浪费这个机会。无论赵婠死或者不死,在嬴昭头上多栽些罪名对她们而言有利无害。
于是,大清早,现在的长生殿少监武公公被派往护国公府,要给嬴昭宣旨。之所以选中武公公,因为这位大太监是宫中著名的谨慎派,既不讨好端贤府,也不得罪翌德府。由他去送信,能很大程度减少翌德府的警惕心。
还有个原因,这位武公公是翌德王嬴昭的母亲先皇贵妃身旁出去的宫人,在嬴昭幼时还服侍过他不长的时间。
武公公是在皇后娘娘和掌玺太监洪公公的压迫下答应往翌德府宣诏,为了确保他不把皇帝已驾崩的消息传出去,洪公公特意喂了点好料给他吃,并且拿他在家乡原籍的亲人相胁。武公公唯有屈从。
到了护国公府,武公公甚至没有进门去,在血战过后,得以团团保卫护国公府的御林军将士虎视眈眈警觉注视中,他高声念颂了皇后的懿旨。说的是,皇帝陛下病情恶化,宣诏各位皇亲贵戚并重臣前往摘星楼待命。
嬴昭知道这是个陷阱,却仍然要跳下去。父亲病重,他这个当儿子的再不孝,也不能不去见他老人家最后一面罢?可是他清楚得很,皇帝陛下的病情没那么严重,就在头天晚上,他还接到了密报,说陛下要派皇家密谍火烧中和殿。当然,这个密旨因皇帝所托非人,故而并未传达到掌控皇家密谍的人耳中。
面对劝说自己的众人,嬴昭状似轻松地说道:“他们不过想用这个法子把我引出去,抓起来圈禁。只要姑姑还活着,他们不敢下狠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