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首自行取材;第三首,假若簪花楼内传出桃花签,就要以签上内容即兴发挥,没有桃花签者,由担当评委的大儒随意出题。每次吟颂之前,那娇俏可喜的歌姬先会奉上一盏桃花酒,饮胜。
制式题及自行取材题,众贡生当然早就有所准备,存在心里只等吟出口。真正考较才学的还是那桃花签或者大儒所命之题。前者有佳人青睐,后者也许能早踏青云路。那些自恃满腹诗书的贡生不但不怵,而且热切期盼能有被点将的机会。
另有腹内草莽、却仰赖家族之势挤入三百贡生之列的豪门子弟却不免心内惴惴,生怕人前出丑。可这桃花宴乃皇帝赐宴,不可不来。因着颜面之故,他们还不好意思躲入人群里不出头。三百贡生沿簪花溪落座,每个坐席都有被点将的可能,好在这些人的家中知晓桃花船中端倪,早就上下打点齐全,此来赴宴只为应景。
桃花船慢慢驶来,歌姬乃尚仪局司乐司一位乐音宫人,习练经年,此番却是初次在大庭广众之前献艺,难得她没有半分紧张。值此良景佳时,簪花溪旁又都是大秦朝前途无量的年青俊彦,这歌姬迎着诸多火辣辣的目光,微羞郝的同时,心中也十分欢喜。她拿出了素日十成的本领,这一曲歌谣清越婉转、余音袅袅,当真是绕空徘徊不散,引得数只鸟儿驻足桃花枝头,啾鸣附声而唱。
忽然,如雨打芭蕉也似急促的鼓点遽然消失,船娘的反应很快,轻巧地一点竹篙,花船在溪中左摇右摆,最后静止于水面,船尾的桃枝斜斜指向岸边一位士子。
被首位点将的士子冠玉般的脸上掠过一阵红晕,目中迸出兴奋激动之色。他站起身来,遥遥向簪花台上众人拱手欠身为礼,朗声道:“学生豫洲左天麟,见过司仪大人和三位大家。”
嬴曙颔首,微笑道:“原来是今科贡士第十名的豫洲左郎,久闻左郎吟得好七绝,不知今日我等可否一聆佳作?”
左天麟不防高踞簪花台的司仪大人竟然知道自己春试的名次和擅长才学,心中顿时涌上热流,赶紧谦逊笑道:“学生浅薄之名,不敢有污大人之耳。今日得蒙天幸,学生被点了将,这便厚颜献丑,还请司仪大人和三位大家并诸同年切莫取笑。”
嬴曙笑道:“你只管把诗作来。好丑自有文渊书院三位大家品评。不过,这桃花酒却是无论酒量深浅都不能不喝的。你既被点中了头将,本司仪另附个彩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