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用听说郭天爵已死,知道自己难逃一死。如果不认罪伏法,不光是死无全尸,还得连累家人。于是,宋朝用表示认罪伏法,恳请饶恕他的家人。
至于宋朝用的家人有没有逃过这一劫,我们也无从得知。我们只知道宋朝用认罪伏法,郭天爵命丧长江。
事已至此,摆在常遇春面前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安置郭天爵的问题。
他首先想到了锥子山,想让陈维林把郭天爵秘密送回锥子山。
陈维林提醒常遇春,把郭天爵送回锥子山,肯定是不妥。毕竟锥子山有好多人都认识郭天爵,他想隐姓埋名都难。还是应该把他送到一个没人认识他的地方。
常遇春想了想,也觉得陈维林分析得有道理。可送到哪里去呢?
二人是想了大半天,也没想出个万全之策来。
最后,陈维林提议把郭天爵送到石门来找我,我肯定是有办法的。
另外,石门现在还是元军的地盘,朱元璋的势力触及不到,而且石门也几乎没人认识郭天爵。
常遇春也想不出其他办法,眼下陈维林这个办法算是最好的办法了。
于是,十月初一,陈维林和郭天爵二人从镇江秘密出发,向石门而来。十月十二日,这二人到了石门,找到了我。
我听说了整个事件的全部过程,感觉这事儿有点棘手。
就眼下来看,这事儿不难办,无非就是找个不属于朱元璋管辖,又没人认识郭天爵的地方,把他安置下来就行了。就当时的情况,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地方有很多。
可是,将来朱元璋是当了皇帝的呀!将来这普天之下,都是他的地盘儿,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地方就没有了呀。
好在当时没有户口本,也没有身份证,就算是有,也不联网,造个假的,别人也查不出来。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先将郭天爵安置到不属于朱元璋管辖的地盘了。就算以后朱元璋得了天下,他郭天爵已隐姓埋名多年,谁还知道他就是当年的郭天爵呀。
那安置在什么地方呢?
去锥子山肯定是不行的,太多人认识郭天爵了。
留在石门,也不妥。万一将来东窗事发,岂不是连累了我的岳父朱老爷子一家。况且朱老爷子在石门也是个外来户,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