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三条船,亲自带人送那些东西去太平的常遇春军营了。
到和州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一日了。
沈大哥还没来,陈元贵也没回来。我便与众人在联络点先安顿了下来。
第二天,我便带着两位夫人和罗仁他们在和州城里好好转了一转。
这天晚上,李善长那边就派人来报信了,李善长今天下午刚回到和州,我们可以随时去找他。
我当即决定第二天去拜会拜会这位老朋友。
第二天一早,我便带上罗仁、陈定邦去见李善长了。
李善长见了我也是格外高兴,看他那高兴的样子,我就知道这趟毫州之行应该是收获不小。
李善长把毫州之行的大致经过给我们讲了一遍,和我们当初预料得也差不多。
李善长去毫州后,先去拜访刘福通,但吃了几次闭门羹。最后,还是按照我的办法,先去找了刘福通的弟弟刘六。
这刘六任知枢密院事,都是因为沾了哥哥的光,平常结交拜会他的人就不似他哥哥那么多。
这刘六可是个见钱眼开的主,李善长去拜会了他几次,每次都送了些好东西,这一来二去的,两人就混得熟透了,经常以兄弟相称了。
其实这也不能怪刘六,从小就穷惯了,突然一下子当了官,那还不得多多捞钱,把自己这前半辈子受的苦给补偿回来。
既然李善长与刘六混熟了,李善长就向刘六讲明了来意。
刘六听说李善长是代表和州、滁州那一带的朱元璋来求官的,当即就给李善长打了包票。
刘六敢打这个包票,也不纯粹是一时托大,讲哥们儿义气。而是他认为,自己是在帮哥哥谋划大事。
当时,刘福通在龙凤政权内部其实是真正的一号人物,但他自己不想当这个“出头鸟”,再加上又想利用“小明王”的身份来忽悠普通人民群众。因此,就让韩林儿当皇帝。
“名不正,则言不顺。”
虽然韩林儿只是个傀儡,但他是个名正言顺的皇帝,因此,刘福通要巩固自己的势力地位,就得笼络各方势力。
郭天叙、张天佑已死,原滁州、和州一带的三把手朱元璋要上位也无可厚非。
但滁州还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