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重谁轻?我也舍不得,但实在是没办法啊。”
蓝玉道:“什么没办法?我看就跟着常大哥他们上锥子山。然后去给大伯、二伯他们通个信,他们愿意上锥子山我们欢迎,他们要不愿意,我们也没办法。让他们自己看着办。”
这时,常遇春发话了:
“我看这小兄弟的话就很有道理。我们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姑娘去送死吧。
如果你们蓝家的这些大老爷们儿,都指望着一个姑娘家用性命去换来你们的平安,我打心眼儿里就瞧不起你们蓝家的男人。
蓝大叔,你也不用想多了。那达鲁花赤大人的人马上就要来了,都听我安排。
蓝玉你先带着你姐姐去屋后面的树林里避一避,蓝大叔你就在院子里等着蒙古兵来。
他们来了,你就把他们往屋里带。你进了屋就在里面把房门顶上,剩下的就交给我们三人。”
然后他又吩咐那两个小喽啰出了院门,在院子外埋伏起来。只等蒙古兵都进了院子,他们就守住院门,不放一个蒙古兵逃脱。
常遇春自己就在院子里解决这几个来接人的蒙古兵,确保不让一个人漏网。
蓝贵一看,大家都觉得可行,他也不好反对。于是就在院子里直打转儿,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眼睛始终盯着院子外面,看蒙古兵来了没有。
也就过了约两刻钟的时间,天色还没暗下来,院子外的大路上就来了几个骑马的蒙古兵。
最前面一个人领头的,后面跟着两个骑马的,然后后面是辆马车。有一个蒙古兵在赶马车,马车后面还有两个骑马的蒙古兵跟着。总共是五匹马加一辆马车,六个蒙古兵。
看样子,那马车就是让蓝玫坐的。除开最前面那个领头的,马车前后各有两骑,估计一是护送,二也是防止蓝玫跳车逃跑。
大路离蓝家有两百多米的距离,到蓝家是从大路上岔出来的一条小道。骑马可以通过,但马车肯定是上不来的。
于是,那马车和赶车的蒙古兵就停下来,在大路上等着。那领头的带着另外四个人骑着马从小道直奔蓝家而来。
这下倒是有点出乎常遇春的预料。他没想到,蒙古兵还会留一个在大路上。如果让那个跑了,回去报信,那就不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