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见山顶就爬吧。这地方荒芜人烟,山上没有路,我得找坡度缓的地方爬。
就这样,我爬一阵、观察一阵,一座离我出发地落差约两百米的山包,我愣是爬了1个多小时才到山顶。
到了山顶,我一屁股坐下来,将身上背的东西卸下来,大口喘着粗气。
然后,我掏出手机一看,4点钟了。但手机依然没信号,试着拨了个电话,还是显示不在服务区。
看来指望救兵是没戏了,只能靠自己啦!
我站在山顶喊了几嗓子,算是给自己鼓劲,也是期望着能有奇迹出现——有人听见了,来救我。
我坐在山顶看着东南方向,确定了下一座要翻的山包,然后看好了下山的路线。稍做休息,喝了点水,就要准备向下一个目标迈进了。
我重新背好东西,整理好行装,就开始下山了。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次我可是深深地体会到了下山的不易。
由于根本没有路,只能盯着目标方向往前走,准确地说不叫走,叫滑。
就是屁股坐地上,双手撑着后面,双脚在前向下滑。遇到坡度稍缓的地方,才可以站起来,那也没办法走,只能是小跑带跳跃。
虽然下山的路不好走,不过比上山可快多了。上山我用了1个多小时,下山才半个小时。
还不到5点钟,我就快到山脚了,也就是两座山的交汇处。
因为在四川也生活了快两年了,对这里的地形地貌大致也有了一些了解。
一般在两座山之间,相连的部位,肯定有一条沟。如果山体内水源含量丰富或者有地下水,那一般这条沟会有水四季常流,有时还会形成小溪小河。如果山体内水源含量很少,那一般这条沟要汛期才会有水,枯水季节是干涸的。
快到山脚了,没有听到流水声,我估计这不是一条四季有水常流的沟了。
但到了山脚地带,植被却变得茂密起来,灌木丛生,很难找到路。
我左右稍微观察了一下,找了个灌木丛稍微稀疏的方向走去。应该算是连钻带爬,我已进入灌木丛深处,按刚才目测的距离估算,小沟马上要到了。
一路上,不时被小树枝勾住了我的背包,因此耽误了行进速度。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