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片刻。
走到蜿蜒石阶的尽头,首先印入眼帘的乃是元符万宁宫的第一层广场,睹星门广场。
睹星门亦称石碑坊,原是宫内道士观星望气之处。始建于宋代,重建于元末,高七点五米,宽二十一点八米,石质建造,分左中右三门,正门横额上刻“睹星门”三个红色大字,门之四根青石云头盘龙柱,其中两根为宋代原雕,两根是元代石雕,门左右石壁上刻有“第八洞天、第一福地”八个蓝色正楷大字,每字大约一米见方,苍劲有力,端庄清秀,为清代书法家王澍于雍正六年五月朔旦所书,具有极高的书法价值与石刻艺术,是茅山道教历史文物。
过睹星门,拾阶而上为灵官殿,殿额石上书刻“敕赐元符万宁宫”七字,门前两侧各置石狮一尊,左雌右雄,虽残缺不全,但极古朴自然。
此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正中供奉王灵官塑像,王灵官塑像东西分别供奉南斗星君与北斗星君塑像,近殿门左右祀青龙、白虎两神塑像;殿之四周供奉道教所信奉的六十星宿神塑像,像高两米多,均为坐式,有文、有武、有喜、有怒、有观、有望、有思、有想,尊尊形态不同,个个神情各异,皆生动活泼,栩栩如生。
每位神像手中均持一物,或刀、或枪、或剑、或琴、或镜、或宝、或笔……这些法特都是每位本命星宿神历史地位及其法力的象征。
而此刻,在这灵官殿的正门前方,至前往后,众多身穿道袍的道士,呈一锥形,排列整齐。
在众道士的最前方,站着一位头挽道髻,身穿宽大蓝色道袍,手持一把白须拂尘,颌下留着三缕长须的干瘦老道士。
一到殿前。
那一直领着方阳前来的小道士,当即快步上前,到得那老道士身前,恭敬的行了一礼:“见过掌教真人!”
闻言。
老道士的目光自方阳身上移开,看了眼身前的小道士后,点了点头,示意他退下后,便复又将目光看向方阳。
对视片刻。
老道士一笑,上前几步,做了个道稽:“贫道虚静,添为茅山掌教!真人当面,却未曾远迎,还望真人见谅!”
“虚静掌教客气了!”
方阳见此一笑,拱手回了一礼。
看着虚静,方阳想到自己在乾城的时候,还在玉灵子面前冒充过他的弟子,还是首席!现在,当面见得,那怎么也得给自己这便宜师父一个面子。
不过,方阳对玉灵子的胡言乱语中,有一点倒是没骗他,那就是这茅山现任掌教,竟然真的只是一个入道境的修士。
修为只与九叔相当。
大教掌教,不说其修为要是教中最高之人,但至少也要是顶尖的一批。
而从这一点出发,光看这茅山掌教的修为只有入道境,就知道现在茅山修为顶尖的一批应该也只有入道境,摇摇头,由此可见现在修道界的没落了。
见得方阳摇头,虚静眉头微躇,不知道是何事引得方阳摇头。
但却没有多想,这来者是客,更别说来的乃是一位真人了,就在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