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本朝,采用收缴前朝旧敕旧印,换发本朝新敕新印的形式和平过渡,继承了对藏边地方的国家主权。
本朝没有沿用前朝的职官制度,而是建立了一套别具特色的僧官封授制度。
各地有代表性的政教首领人物,均赐封以不同的名号,颁给他们印章和封浩,命其管理各自的地方,其职位的承袭须经皇帝批准,皆可直通名号于天子。
在行政区划与军政机构设置上,本朝在西藏基本上承袭了前朝的划置方式。前期的时候,在乌思藏宣慰司、朵甘宣慰司故地,本朝设立乌思藏、朵甘两个卫指挥使司和俄力思军民元帅府。
后来,又将乌思藏、朵甘两个卫指挥使司升格为行都指挥使司,其下设指挥使司、宣慰司、招讨司、万户府、千户所等机构。各级军政机构的官员,均封委当地的僧俗首领出任。各级官员之任免、升迁,概由本朝中央内阁直接决定,并颁授印诰等。
虽然朝廷在藏边做了一系列动作,来加强对藏边的管理,以期达到实质的控制权,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切都是无用功。
象征意义远大于实质意义,虽然在明面上,各不同派系的宗教领袖皆受朝廷的册封,但他们对朝廷却是完全不放在眼里,而朝廷对他们也没有丝毫办法。
只能以安抚为主。
“啾~!”
一声长鸣。
蔚蓝的天边,一个黑点迅速接近。
坐在小黄背部的方阳,到得藏边后,指挥着小黄,直奔藏边圣山,格喇山而去。
格喇山高数千丈,直入云霄。
云雾缭绕,一半的山体隐于云雾之中,一半山体显露于外,如天柱一般,隔着老远便能瞧见。
故此,也不愁找错地方。
坐着小黄,没一会儿,方阳便到得格喇山下,而一路行来,地上不断有人往格喇山三跪九叩而去,场面浩大。
皆为祈求圣山的保佑。
到得山脚下,方阳便下了小黄背部,和赖之清两人往山上走去。
这点礼貌还是要的。
毕竟方阳这次过来,乃是为了在须弥寺解开自己心中的诸多问题。
况且,有可能的话,还能拉着这须弥寺,对付和自己有深仇的藏禅宗。
在跪拜的人潮中,方阳和赖之清两人格外显眼,往上行去,不停的有人用余光瞥着两人。
且因为两人未曾跪拜圣山,这从周围看过来的目光,对不敬圣山的两人,充满了不满,甚至可以说是憎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