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对于陈天鸿来说,关键点已然明了:“灰袍人”。
天灯说起“那个人”,正好是在他说了“灰袍人”之后。那么,一个合理的解释已在陈天鸿的脑海中形成:自己的天赋资质确实很差,为何会有一位大人物收为闭门弟子?除非,这个大人物知道自己身上的秘密。而自己身上的秘密,除了“贪狼血脉”人人皆知外,还有不为人所知的“天梵”与“天冥”两颗古珠,还有被称为“黯灭杖”的杀人魔杖。
这里面的线索,突然清晰的不得了,毫无障碍可言。譬如,关于“黯灭杖”,连南侯北侯这样的小人物都知晓,那灰袍人当真是封神殿的大人物,岂有不知之理?
何况,灰袍人还传授了兽皮卷给陈天鸿,无意中让他在天龙寺中与养龙降龙二诀一起,参悟通透。
陈天鸿大胆假设:大和尚与灰袍人没有来往,还能互相有所预料有所共知,似乎能解释通自己始祖“满公”的一些谜团了。
陈天鸿感觉自己的思维有些乱,随即取出笔墨,先后写下了“始祖”“我”“灰袍人”“大白蛇”“师父”“大和尚”“银发人”。思索了一小会,再添上“佛祖”“书祖”“元皇”。最后,在纸面一角写上了“天律卫”三个字。
毫无疑问,假如“灰袍人”与“师父”是同一个人,所有的事情顺理成章。而这恰恰成了迷惑陈天鸿的最核心问题。
他心中反复追问着:究竟是不是?
但是,没有人能告诉他答案。
有了这个发现,他一改颓废状态,先把这些放一边。然后,去看竹简。竹简极薄,共有六十四枝,第一枝上写着《重明经》,其余竹简上各写着十六个字,总字数正好是一千零八个字。
以陈天鸿的文化水平与领悟能力,通读一遍,自然不会悟出什么。按照自己的笨方法与习惯,默默地千余字诵熟,再去领悟,仍然没有结果。于是又将竹简卷好,放入木盒。
他仔细的整理了一遍新的发现,心中的谜团解惑不少。不过,他很快又陷入了另一个谜团中:师父用两个身份跟我见面,暗中传授不为人知的神龙诀,有何特殊用意?
此刻,陈天鸿完全认定,灰袍人就是自己的师父一事了,大和尚口中的“那个人”,亦是师父无疑。
有了这个大前提,陈天鸿渐渐来了精神,已经确定自己的目标:利用三年时间,认真修炼,不负师父的苦心安排。至于其它谜团与未知,只要拥有了强大的修真力量,自然会迎刃而解。
片刻后,他打开了另一卷丝帛,一幅山水田园画展现在眼前:天际流云,高山流水,恬谧农舍,几棵枯树守望,大地无尽苍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