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要以小小的沂蒙山区养活一支已经发展到十万左右的大军,还有当地的数百万老百姓,再加上外来十多万八路军,若是耕种细粮,肯定无法满足军队和当地百姓的需求。因此,早在肖柏离开山东之前,就已经在这里大面积种植番薯、玉米和高粱等生长期短,产量特别高的农作物,以满足军民的需求。
玉米,是一种好东西,每年五月到六月,冬小麦收成,就种下玉米。到了九月和十月的时候,玉米收成,又刚好能够种植冬小麦。
毕竟人天天吃番薯、玉米和高粱,胃也受不了,因此那些丘陵之间的平地,是种植玉米和冬小麦。产量低的小麦,作为细粮,和来自微山湖湖畔的大米一起,在军民们过年过节打牙祭的时候,用来食用。而产量高的玉米,不仅仅可以直接食用,也能磨成粉,做出玉米糊糊,或者是和高粱粉一起,做山东煎饼吃。
煎饼,夹上大葱,再蘸点甜面酱,本身就是一种美味。如果赶上杀猪,煎饼中再夹上一些炒肉丝,或者是切成片的锅烧肘子,那更是美味。
番薯和高粱,也是重要的粮食。
毕竟种植玉米和小麦混种的土地,是为数不多的肥沃土地,这里大部分是土壤贫瘠的山地。那些地,就适合种植有点土,几乎不需要浇水就能生长的番薯。
番薯,除了可以直接食用,还能磨成粉,做粉条吃。番薯叶,是喂猪的最好食物。大量养猪,又改善了鲁中一带军民们的生活。
肖柏离开山东之后,王梓涵就继承他留下的管理方式,把所有的农民集中起来统一管理,以工业生产方式来耕种土地。而原来的那些地主,则用钱买下他们的土地,全部划归军政府统一管理土地。新七军再把土地按照肥沃程度,地形划分。而原来农村的农民,被他们变成了农业工人。
有的农民,专门负责种植平地;有的农民,专门负责种植山地;有的农民,专门负责养猪养鸡;有的农民,专门负责运输;有的农民,专门负责种植经济作物;有的农民,专门负责建设基础设施;有的农民,专门负责作坊工作;有的农民,在食品加工厂上班。农民生产的产品一律归新七军所有,然后每个月发给农民工资。领取了工资之后,农民再用钱购买不同的生活用品和不同的食物。
工资也不是都一样的,而是根据技术熟练程度和勤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