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须浮名绊此身?”
李渊细细品味,不由得抚掌叫好。
“这人情达练,自有奥妙。
养真能看穿这个‘名’字,倒是比太子和秦王,都要深远……还有这一句,暂时相赏莫相违,说的好,说的妙啊。老安,有时候朕确有写嫉妒九郎,有这么一个出色的孩子。”
说完,李渊把诗篇还给安士则,负手而立。
站在李渊的身后,安士则发现李渊的拇指和食指,不停的搓动。这也许只是一个不经意的小习惯。可是在安士则眼中看来,每逢李渊这个动作,定是要做出决断。
许久之后,李渊返回殿中坐下。
他提起笔来,飞快书写,而后递给安士则。
“立刻送往西台。”
西台,是尚书省所在。虽然天色已晚,但作为三省之一的尚书省,晚间依旧会留人值夜。
安士则不敢怠慢,立刻双手接过来。
这里面的内容,他是不敢看的。但他却知道,这里面,定然有着极为重大的事情。
天已大亮。
言庆漫步在隆庆池畔……
这隆庆池,原本只是个人工湖泊,位于王府后宅。因坊而得名隆庆,也是王府中,颇为怡人的景致之一。正仲夏,杨柳翠绿。李言庆沿着湖岸漫步,负手欣赏眼前景色。
不远处,在一片翠竹绿柳中,两座竹楼正在营建。
言庆还是喜欢当年的竹楼,来到长安的当天,就命人采伐终南翠竹,在府中搭建。
不过,比之洛阳河南王府里的竹楼,这长安王府里的竹楼更高,更大。
三层的格局,一楼为厅,二楼分有六间厢房,三楼这是书房,和言庆小憩之所。
整体面积,大约在三千平方米上下,在清雅之中,透着一股大气。
李言庆受命宗正寺少卿,但无需参加朝会。故而一大早,他带着两头獒犬,悠然散步。
长孙无忌匆匆而来,引起了言庆的注意力。
“无忌,何故这般匆忙?”
长孙无忌道:“养真,刚得到消息,陛下任命老杜为沧州行军总管,诏令已发往荥阳。”
“啊?”
言庆闻听,不由得一怔。
他和长孙无忌昨天刚决定要推荐杜如晦,没想到李渊竟赶在之前,就做出决定。
是什么原因,令李渊下定决心?
长孙无忌轻声道:“看起来,陛下是准备抢在突厥人行动之前,对幽州下手了。”
把杜如晦安排在沧州,毫无疑问是要挟制幽州。
李艺在幽州的地位,根深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