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正午,罗士信率部抵达虎牢关。
辛文礼惊喜异常,亲自率辛士杰和崔万里军前迎接。
“罗将军,你怎么来了?”
“昨夜李郎君发现一些异状,担心虎牢会出问题,于是就命末将率五千兵马,前来支援将军。”
“那李郎君今在何处?”
“李郎君……没来。”
辛文礼什么样的人物?哪怕算不上人老成精,但察言观色的本事也不差。他看得出,罗士信似乎言不由衷,立刻没有再询问李言庆的踪迹。和罗士信寒暄片刻之后,他命援军就地扎营,然后把罗士信引到一座小帐中。
“罗将军,是不是出了意外?”
罗士信看看掌中的辛士杰和崔万里,辛文礼朝他二人摆摆手,两人立刻走出小帐,在门口守卫。
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罗士信递给了辛文礼。
“李郎君说,将军看完这封信后,勿论做何决断,他都没有意见。
不过李郎君请将军相信,他绝无意争夺什么。他所作所为,只为保荥阳百姓不受战乱之祸。”
辛文礼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接过书信后,却久久不肯拆阅。
李言庆似乎要有大举措!
这举措也许会危害到他的前程,但他还是要去做。
对李言庆,辛文礼即感激又钦佩。若荥阳郡没有李言庆支撑,也许早已经是满目疮痍。而到现在,荥阳却是这世间为数不多的乐土之一。人们照样经商,照样耕作,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原因何在?
就是因为李言庆仍在苦苦支撑!
辛文礼的军事才能也许不如徐世绩,但他的政治头脑和眼光,却是极为毒辣。
如今这时局,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他不知道!然则他却能看得出,在李渊起兵进入关中的那一刻开始,隋室已经没有了希望。李言庆苦苦支撑,求得是什么?为的又是什么呢?
辛文礼隐隐约约能觉察到,言庆背后,似乎有一股巨大的能量。
从他幼年以咏鹅体成名,到后来拜入霹雳堂,再到转战高句丽,抗击杨玄感,直至今日正三品的河南讨捕大使。言庆身后,似乎还藏有一个神秘的人物,支撑言庆到现在,仍坚守在荥阳。
不过,不管他究竟是为了什么……至少他在荥阳,保住了荥阳百姓的安乐生活。
这些年来,李言庆活命无数!
在荥阳郡获得新生的流民,何止万人?简直可以以十万计。
只凭这一点,辛文礼就服气李言庆。你看,土地就那么多,人口却不见少。地少人多,于是出现了轿夫这个职业……这只是言庆为荥阳百姓做出诸多贡献之一,却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