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电视台的专访和一档养生节目的播出,顾海平成了当地的名人,每周两个半天60个病人,预约挂号的病人还是排到了一个月以后。没办法,顾海平不得不再加一个半天的门诊。
中心的养生项目更加做得有声有色,很多有钱有闲的人都来享受传统中医带来的科学养生。顾海平的事业算是顺风顺水起来。
科研经费和课题申请都因为顾海平的学历和资质而受到影响,于是,山丹合计还是要顾海平读个博士好了。就在顾海平读博期间中心的工作在卢护士长和李助理的大力支持下,一个代理主任的互相努力下,中心工作不曾被太大影响。
顾海平读博临床课题回到医院来做,因而他的中心再一次在他的努力下,业绩蒸蒸日上。
广州的传统中医研讨会结束后,顾海平带着几位公司大佬回到永城,他们要观摩一下顾海平的传统中医科研诊疗中心,他们想照猫画虎,复制或者扩大经营关于中医、传统文化、养生文化的文化产业项目。
当大家看到顾海平贴在活动室统一的病人一天活动时间安排表、中心营养食堂提供的个体化食谱、还有中心各个功能部分,都能看出这期间充满了传统文化的根基和应运。
就连中心的装修风格也体现出中国元素的文化氛围。
顾海平带领大家,一一参观过,大家坐在会议室,卢护士长早已叫人准备了应季的茶汤,相对于养生这一块,顾海平是充分考虑到中医思想的贯彻。
接下来顾海平简单介绍了自己关于整个中心的规划和设计:
“我们想要做出一档子中医养生文化的事儿,我觉得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中医?中医也就是中华医学,中华医学我认为它不只是一门科学、更加是一门哲学。解放后,西方医学对中华医学的排挤和浸淫,和一些其他的原因,使得我们的中医文化传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断层,几十年之后,当一些有志之士回过头来再想发扬中医文化时才发现,真正的中医、或者说是称得上是中医的已经屈指可数了。”
“但是他老人家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就做那个星星之火好了。”一位姓季的老总接过顾海平的话说道。
“对,我们就是要把我们的优秀文化再继承发扬光大。现在大众对中医普遍的认识是疗效慢而不确定。那这些就是那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所谓中医给大众的印象。而真正的中医是可以做到华佗、扁鹊这样的高度的。我认为自己仅仅只学到中华医学的皮毛,而我的临床治愈率已经远远高于西医任何一科的治愈率。这就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证据。而我的追求不仅仅在于临床的治愈率,我的志向在于把中医再一次拉回到百姓的生活中,普及中医思维和中医思想,让它再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