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右相为首的二皇子党,也屡屡和太子掰手腕。
议政堂中,争吵不断。
就加税和借贷两个法子,吵成一团,谁都无法说服谁。
“陛下驾到!”
苏公公尖细的声音响起。
刚刚还争吵不休的议政堂,顿时寂静下来,落针可闻。
“臣,拜见陛下。”
“诸位爱卿,平身吧。”
元初帝坐在主座,目光扫过在场众人。
“赈灾,可有条陈了?”
“臣等无能,请陛下责罚。”
“责罚?”元初帝的语调,突然提高了八度,目光变得森冷起来。
“朕要的是责罚吗?”
“朕要的是分忧!”
“衮衮诸公,就没有一个能为朕分忧的吗?”
砰的一声!
元初帝重重一踹,将桌子踢翻在地。
议政堂内,满朝文武,噤若寒蝉。
加税,借贷。
这两个法子,元初帝早就知晓。
只是诸位相公,皆有私心,才争执不下。
除了这两个法子之外,其实还有第三个法子。
向世家豪族摊派,一千万石粮食,看似很多。
但世家豪族手中的粮食,远多于一千万石。
只是,这个提议,无人敢说。
因为,他们家中,真有粮食。
况且,灾年惜售,本就是常事。
文渊阁外。
小太监压低了声音,向苏公公汇报着什么。
苏公公听完之后,双目中爆发出两道精芒。
“真有亩产七百斤?”
“干爹,儿子亲眼看见,哪敢骗你。”
“九皇子还说,田庄中还有十亩地没有收割,等着陛下前去观礼呢。”
“知道了,你回去,让九皇子准备接驾。”
打发了小太监后,苏公公摸了摸陶罐中的稻子,喃喃低语。
“亩产七百斤,不可思议啊!”
苏公公太清楚,亩产七百斤的水稻,对于大乾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吃不完的粮食。
意味着,能供养更多的军队。
意味着,陛下终于能施展心中宏图了。
说罢,苏公公手捧陶罐,走进文渊阁。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苏公公欣喜的语调,与议政堂中肃穆的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