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咱们家现在既然已经这样了,不如咱们搏一把,看看能不能多找点赚钱的门路,要是可以,也不至于被人瞧不起,别人越是瞧不起,我们越要自己立起来。”
“真不会被抓?”奶奶听她这么说,倒是有了兴趣。
“真的,不信明天奶奶和妈跟我去镇上看看,镇上开门做生意的不少,而且还不收票,她们都能做,咱们怎么不能做。
再说二姐夫不是就在矿场上班吗,二姐也在街上,说不定他们也听到什么风声,咱们去问问看。”
“这,我就怕赔了本钱,咱家里的钱不多,现在梨花还要念书。”婆婆张桂芬有些犹豫。
“我倒是觉得秀兰说得对,咱家都这样了,要是不拼一把,一辈子靠着那几块地,四喜又干不了重活,咱家一辈子就是这样了。
不蒸馒头争口气,村里好多人说咱们家绝户,我偏要让他们看看,我刘寡妇当初是怎么拉扯几个孩子长大,如今我们冯家就能照样好好活着。”
奶奶很快接受了李秀兰的提议,她也是一直在苦日子里活着的人,以前是没有条件,既然现在不再管着做生意的事,那就先试试。
“是啊,以后这个家都要靠秀兰,秀兰,你有什么打算,准备做点什么,你也给我们说说,看看这摆摊要花多少钱?”
公公冯四喜看出来张桂芬也不是真的反对,只是对做生意没什么自信,全家没人做过生意,自己编的背篓,也都是儿子大全拿去卖的。
而且只在赶集的时候去卖,卖的价钱也是中规中矩,有时候要守一天才能卖完,有时候甚至还挑回来等着下一次赶集去卖。
“对,秀兰,你先说说你有什么想法,要做的本钱多不多,我们先合计合计。”
婆婆张桂芬见自己男人给了自己台阶,也赶紧说着,她其实也不是真的反对,就是心里没底。
“我打算先做点小本生意,而且听说矿场的工人工资不低,中午还能出来吃饭,我想先打听打听矿场食堂一般都卖什么。
咱们要做些价格便宜,味道好的东西,才能吸引他们来花钱,不过做吃的,免不了要有油,所以大头可能在买粮食和油上。
至于出摊的车,我看到有人卖蜂窝煤,我觉得咱家买一个蜂窝煤炉,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