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近期村子里蝗虫变多,疑似有蝗灾的征兆,为了将危机扼杀在摇篮里,特地发动全村抓捕蝗虫。”
秦牧手里拿着大喇叭,“一斤蝗虫三个铜子儿,有多少收多少,全都送到村委会来,由赵妇女主任统计。”
闻言,众人都纷纷摇头。
“村长,这是我们自己的家园,抓捕蝗虫哪能要钱!”
“就是,我爹娘要知道了,非揍我不可。”
听到这话,秦牧笑了笑,压了压手,安抚住情绪激动的众人,“这蝗虫用来喂养鸡鸭鹅再好不过了,吃了蝗虫的鸡鸭鹅,能下更多的蛋。
一斤蝗虫三个铜子儿,而吃了一斤蝗虫的鸡鸭鹅,起码能下三个蛋。
一个鸡蛋是十文(大灾年代的价格),这笔买卖,怎么都不会亏的。”
秦牧记得一篇文章,家禽长一斤肉,平均需要五到十斤饲料。
大贞的鸡,基本都是土鸡,生长比较慢,不是那种纯粹的肉鸡。
但鸡蛋是硬通货,怎么都不够卖的。
村内还有养殖场,每日的饲料支出都要不少钱。
有了蝗虫,能省下很大一笔钱。
“那也不能够。”
“就是,俺们家里养了鸡鸭鹅,自行去抓就是了。”
“村里的鸡鸭鹅卖了钱,最后还是分红给咱们!”
见他们不同意,徐远说道:“要不然,就把他们抓的蝗虫记录起来,等生了蛋,直接以蛋补给他们。”
秦牧一听,“这个办法好。”
跟乡亲们一说,都赞同这个办法。
秦牧笑了笑,“好,那就这么办,但是记住了,蝗灾的虫子,是有毒的,不能吃!”
“是,村长!”
众人齐齐应了一声,便带着网兜漫山遍野的去抓蝗虫。
而这时候,明斋先生走了过来。
秦牧见状,也是急忙迎了过去,“徐老爷子您怎么来了?”
“蝗灾要来了?”明斋先生问。
“看着情况,应该是。”秦牧叹了口气。
“不做点什么?”明斋先生又问。
“人微言轻,算了。”
秦牧没有出风头的想法,尊重他人命运,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