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与高句丽接壤最多的是辽东郡,那里才是他们骚扰的重心。
但是事实证明,敌人永远不会按照你的节奏来。
高句丽人显然也不是傻瓜,察觉出了魏哲这个乐浪太守不是善茬。
故此这次大举入寇,恐怕他们也打着先下手为强,提前铲除大患的心思。
毕竟早在本初元年高句丽就曾杀带方令,掠得乐浪太守妻子,说明他们对大汉朝早就没有敬畏了。
若非如此,高句丽人这次也不会大举入寇乐浪。
而对于这次不在史料记载中的入寇,魏哲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别看他嘴上时常调侃高句丽人,但心中却明白这是辽东的一个大患。
倘若一味的贬低高句丽,则无异于蔑视辽东的汉人。
要知道汉人的一个玄莬郡都让高句丽给侵吞了。
如果高句丽人是废物,那么辽东汉人岂不是更废?
……
次日,增地县。
随着魏哲的命令发出,各县屯兵很快便陆陆续续的赶到了。
与此同时,斥候也带来了更详细的消息。
“浿水县被围,尚未破城!”
“高句丽人袭城未果之后,便绕城南下,沿浿水袭来。”
说到这里,斥候略有犹豫,但还是禀报道:
“此次入寇贼军首领,观其旗帜乃高句丽国王高男武。”
“不过属下探查之时并未看见此人。”
闻听此言,魏哲也没有责怪,勉励两句后便让他下去了。
随即魏哲没有立刻做出决断,而是看向一旁的公孙昭。
“阳明,你怎么看?”
毕竟公孙昭曾任玄莬郡高句丽县丞,辽东郡襄平令等职。
对于高句丽人,他算是了解颇深。
而面对魏哲的询问,公孙昭想了想还是直言道:“高句丽人多生活于大山深谷,土地贫瘠,气候寒冷,故此彼辈虽然耕作,但收获的粮食一直不多。也正是因此缘故,其族方有节食之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