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如神,却是忘了他差点被别人抢了绣球以及准备从皇宫夺马而逃的那些失误。
他自夸,周侗也勉励,“切记不可得意,朝堂之上能人辈出,伴君如伴虎,一定要小心谨慎。”
说到这里,王汉便要问了,“师父,那日是谁请的您老人家?”
周侗答道:“这便要问你了,传话的是禁军,又不是太监,肯定是某位大臣。”
王汉疑惑,“会不会是高俅?”
周侗摇头,“不会是高俅,他是支持新法的,喊我去的人,必定是旧法支持者。”
“唔,那便是曾布了。”说着,王汉心里再次将曾布全家女性问候了一遍。
周侗道:“事到如今,是谁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接下来如何做。”
王汉眉毛一动,知道这是周侗给他指点门路,连忙乖巧地笑,“请师傅指点。”
周侗一番叮嘱指点自是不提,只是临别前对王汉道:“出得这个门去,你我便不要再以师徒相称,如今你是天下第一,当爱惜面皮。”
王汉明白周侗心意,再次跪拜,口称师傅大义。
却说大婚当日,自然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唢呐丝竹社火艺人各种热闹,王汉骑着高头大马,游街走巷,横跨半个内城,到达李府。稍作休整,又骑着高头大马,后面跟着花轿,一路浩浩荡荡,张扬得意,那种感觉就像乘坐防弹红旗车缓慢行驶在长安街的双黄线上。
这货不仅如此想,还风骚地对着两边看热闹人群挥手,呼喊同志们好,可惜没人回应首长好。
有些尴尬,等以后做了大人物,必须这样玩一次,王汉内心如此说。
终于到达小御街,便是新娘子下轿,又是一番热闹。
家中里外上下都是披红挂彩,酒席摆了六十多桌,来的都是朝中官员,这是李格非的面子。然而没有一位大员,最大的官便是三品的翰林大学士郑居中,他是李清照的姨夫,不来不行。
至于其他大员,人不来,但有派人上门送礼,比如曾布高俅赵挺之等,曾布高俅都派了儿子来贺礼,赵挺之却只派了妻子,那赵明诚未来。至于其他文人学子,更是不计其数,其中有仰慕李清照文采者,但更多的是士族们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说句不夸张的,整个大宋朝堂,其实都是亲戚。
相比于娘家客人,王汉这边的朋友档次便差了许多,比如陆谦宣赞刘瑾徐宁王伍张平等武夫,其中只有陆谦品阶最高,坐在席上,高谈阔论耀武扬威,出尽了风头。
不过皇帝赵佶派了粱师成送来一副亲笔匾额:天作之合。粱师成特别声明,这是官家送给王汉的,总算是为王汉争得一些荣耀。
另外还有人送了八担绸缎锦帛和一盒子古书,古书说是什么碑文,王汉不懂,他只是大概知道,八担绸缎锦帛价值不菲,算是今日宾客礼品中最贵重的。因此,特意问了下送礼人名字,小厮笑而不语,只是递上名帖,让王汉眉毛直跳。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