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了。
最终林清和张立学将附近的地方都扫荡了一遍,果然又发现了一只人参,不过比之前的三只都小一些。
张立学自己拿了两根,剩下的两根都给了林清。林清本只想拿一根,但是张立学却一瞪眼:“是兄弟不?是兄弟就别唧唧歪歪的!”
林清从来没有和这个年纪的男生称兄道弟过,明明自己也不过十岁,却强撑出一股江湖气。
林清心中觉得自己不如他,张立学的爽快更让他为自己刚刚的犹豫感到羞愧,捏了捏放在书袋中的人参,朝着张立学做了一揖道:“谢张兄之慷慨,小弟铭记于心!”
张立学也装模作样得回礼道:“林弟客气了,你我兄弟二人何须言谢?”
说完两人都不由地相视一笑。
刚刚还沉浸在十两巨款中的林三牛,转瞬间就被这“二十两”给震得双眼发花,过了老半天才平息了心情,很是郑重得对林清道:“狗子,今天爹会将这十两银子交给爷奶,以后你读书也有了个花销。至于这剩下的人参,咱自个儿留着,谁也别告诉,知道吗?今天也不卖了,咱走吧。”
林清不去评判林三牛对于这人参的处置,既然给了他了就让他去分配。他不知道林三牛的心思已经考虑到了以后林清娶亲生子了。有了这株人参,到时候林清要是看中哪家闺女,也能出得起彩礼钱。更何况,林三牛始终对林清的身体健康很不自信,留着这株人参,万一将来有大用呢?现在卖了换钱容易,以后想买回来可不一定有了。
不得不说,林清还是没办法和林三牛一样用他们的思维去思考,底层人物也总有底层人物挣扎求生的经验。
林三牛没有忘记张氏的嘱托,带着他去书铺花了一两银子买了一块砚台,一块墨条,几刀练字用的纸。之前就想着给林清备上一套笔墨纸砚,但是当时一直没机会到镇上,再加上荀夫子后来赠送了林清一支毛笔,这事情就一直拖着了。
最近看着儿子老是用毛笔蘸着清水练字,就算林三牛再没文化,也知道这清水是写不出字的,心里早就想着给儿子买上一套了。如今得偿所愿,虽然买的也是成色最下等的砚台,墨条和纸,但是却比林清这个受益人还要心里乐呵。
林清在林三牛结账期间,在书铺里到处转了转,倒是看到了不少想要看的书,有前人编纂的历史概况,地理游记,也有今人所作的民情实录,山水杂记,这些书都能帮助林清快速地拓宽眼界,了解所处的朝代。可惜问过书铺的伙计,知道这些都是手抄本,最便宜的一本也要一两银子,当即也就没了买书的心思。>> --